陸建勛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 226001)
所謂“包節(jié)到人”,就是一種將每一節(jié)課都發(fā)放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時經(jīng)常會用到但是卻沒有明確概念的教學理念.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模式,必須將課堂勇敢的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課下自主學習,然后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學生完善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最后在教師適當?shù)囊龑е聨椭鷮W生完全掌握課堂教學的知識,這便是“包節(jié)到人”的教學技巧.
“包節(jié)到人”這一教學方法的精髓便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課堂上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只能在一旁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而不能過度地干擾學生學習,即“徹底放手、任其發(fā)展”,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留下充足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收獲能力.
以教學《密度》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給學生,讓學生以自學的知識完成課前學習,而具體教學則可以以探究問題的方式完成,例如教師先設計一個貼近生活的探究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將一個塑料瓶裝滿水,蓋上蓋子放到冰箱冷凍,然后當水結冰以后再放到室溫下融化,會發(fā)現(xiàn)融化后的水要比冷凍之前的水少,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通過查閱教材,收集資料進行探究,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也許與密度有關,但是正常來講物體的溫度越高密度越低才對,為什么在水這里反映出來的確實溫度越低密度越低呢?學生順著這一思路繼續(xù)思考,便發(fā)現(xiàn)原來水的密度并不符合這一規(guī)律,水的最高密度在4攝氏度,高了或者低了都會使密度降低,于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學會了密度的知識,又掌握了“水的密度變化較為特殊”小知識點.
除了在課前自學階段利用問題來讓學生進行“包節(jié)到人”的課前自主學習,教師還可以在實際教學中設置各種各樣的課堂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包節(jié)到人”的自主學習、以教學《力》這一節(jié)課為例,學生在“包節(jié)到人”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非常容易將“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關系混淆,還有很多學生在進行受力分析時也分不清楚哪個力是內(nèi)力,哪個力是外力,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幫助學生完成教學目標.
問題1:在天平上一端放上一個10g的砝碼,另一端放上兩個10g的砝碼,哪一端受力較大?此時天平受到的力來自于哪?學生通過研究這個問題,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力的大小以及力的來源,明白重力、支持力這兩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辨別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的方法.
問題2:在一節(jié)火車廂里,一個人在推著車廂的墻壁,但是火車并沒有減速,這是什么原因?為什么人在車廂里能夠跟隨者火車廂的的行駛方向前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必須在受力分析的過程中明確哪些力是外力,哪些力是內(nèi)力,也就是說,學生必須掌握受力分析中整體與局部之間的劃分關系,合理地組織受力系統(tǒng),如果學生能夠?qū)⑾到y(tǒng)的受力方式研究清楚,那么學生就能夠明白在火車車廂這個系統(tǒng)中,哪些是內(nèi)力、哪些是外力、人的具體受力.
通過這些問題的布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從而攻克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這些是“包節(jié)到人”教學中的必要策略.
在物理學習中,任何的教學內(nèi)容都有著一個核心的突破口,只要能夠?qū)⑼黄瓶诘南嚓P知識研究透徹,那學生便可以輕松地掌握與之相關的一系列物理知識.所以教師在“包節(jié)到人”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利用自己充分的教學經(jīng)驗,挖掘出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突破口,并且讓學生快速地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學習《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一課為例,這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是非常著名的伯努利原理,不過伯努利原理本身十分難以理解,因為學生不太明白流速越快壓強越小的物理學原因,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做一些小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伯努利原理.比如讓一個學生將一張紙平放在自己的嘴巴前方,這時紙張受到自身的重力的作用會自然下垂,而此時如果學生對著這張紙上方用力吹氣,那這張紙會逐漸“飛”起來,而吹氣的過程其實就是讓紙面的氣體流速加快,進而減小紙面上方空氣的壓強,然后紙面上下的壓強差導致紙下方的受力大于上方受力,因此紙張便會“飛”起來.學生看到了這樣的實驗現(xiàn)象,便能夠直觀地“看見”伯努利原理,由此一來便掌握了這方面知識的突破口,使其之后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包節(jié)到人”就是一種“敞開懷抱”讓學生隨意學習的教學理念,將“包節(jié)到人”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符合新課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理念,也能夠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是一種非常實用且非常易用的教學方法,希望教師可以大膽地嘗試,將其用于實際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