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左右,由于該教育重視生命本質(zhì),引導學生加強生命意識并體會生命價值,因此自誕生以來深受關注。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塑造階段,所以生命教育至關重要。但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引入生命教育理念,或者說對該理念的運用不恰當,無法發(fā)揮生命教育的效果。為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生命教育理念,進而幫助小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意義,從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關鍵詞:生命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在小學階段,語文和數(shù)學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不過兩者的側(cè)重點不同。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不單單可以向小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十分重要。顧明遠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zhì)是生命教育,其核心在于教育理念”,從中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其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引入生命教育理念,使得小學生認識到生命存在的價值,懂得珍惜生命。針對這一點,本文文章重點探究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生命教育理念。
一、 全面利用情景教學,引導學生探尋生命真諦
小學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在課堂上利用情景教學,加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進而從多個方面掌握生命的價值以及意義所在。通過情景教學,不單單能夠使得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認識到語文學習的美妙之處,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價值以及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全面利用語文特有的語言環(huán)境、地理、歷史、人文信息來開展生命教育,從而深刻地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小學生在認識到這一點的基礎上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例如,在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講述了護士長葉欣在抗擊“非典”過程中的貢獻以及最后的犧牲。在講述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向小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非典”期間醫(yī)生、護士無私奉獻的故事短篇,從而建立一個無私奉獻的教學情景,使得學生進行思考:這些醫(yī)生、護士和病患之間是不是存在血緣關系,否則醫(yī)生和護士怎么會為了治療病患奉獻自己的生命?小學生會帶著這種思考去閱讀這篇《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消除自己的疑惑,找到問題的答案,真實地感受到白衣戰(zhàn)士的無私奉獻精神,加深對生命的領悟。
二、 充分運用合理文字,引領學生感受親情友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生命教育理念,并不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完一篇課文之后,單純地歌頌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樣并不能夠讓小學生切實感受到生命的可貴。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正式教授課文之前,就利用文字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課文結束之后進行總結、升華,進一步加深小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感悟。
例如,在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沉香救母》,《沉香救母》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傳說,主要講述了一名叫做沉香的孩子,如何歷盡千辛萬苦,劈開華山,救出自己母親的故事。這篇課文主要體現(xiàn)了孩子對母親的愛,而且沉香小小年紀就有此舉動,十分感人。在講述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為什么沉香會奮不顧身地去救自己的母親。在講述完這篇課文之后,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若是自己的母親遭遇困境,自己是否也會像沉香那樣奮不顧身。
三、 隨時引入生命教育,推動學生暢想珍愛生命
生命教育理念不單單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還可以在教師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運用,這樣學生才能夠時刻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更加珍愛生命。最近這幾年,關于災難片層出不窮,就連小學生觀看的動畫片也有很多類似的題材,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世界末日”這個詞匯并不陌生。所以,教師在和小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可以詢問小學生:若是世界末日到來,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應該怎樣活下去?如何有價值地活下去?通過這一系列問題,可以讓小學生暢想自己應該如何珍愛生命,自己生命的價值所在,如何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以及意義。當然,課堂教學中同樣可以隨時引入生命教育,讓小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可貴。在課堂上引入生命教育理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利用作者給學生留下的疑問、省略處,使得小學生可以自行想象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例如,在二年級語文下冊課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歌唱二小放牛郎》,講述了放牛郎王二小把敵人引入八路軍戰(zhàn)士的包圍圈,自己卻犧牲的故事。在這篇課文的最后,作者寫道“每一個老鄉(xiāng)都眼含熱淚,歌唱著二小放牛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歌唱放牛郎王二小,以及放牛郎王二小如何機智地把敵人引入到八路軍展示的包圍圈中。通過這一系列的想象、思考,小學生更能懂得生命價值所在。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正是一個人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而通過小學語文學習可以更好地塑造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生命教育理念,幫助小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意義,其會更加珍愛生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全面利用情景教學,引導學生探尋生命真諦;充分運用合理文字,引領學生感受親情友情;隨時引入生命教育,推動學生暢想珍愛生命。
參考文獻:
[1]侯佩璽,李德秋.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25-31.
[2]馬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六)[C],2017:2.
[3]成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240.
[4]汪加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33.
作者簡介:
陳艷,江蘇省新沂市,新沂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