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是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素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兒童文學的價值,將兒童文學作為學生閱讀的良師益友,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價值;對策
兒童文學因其特有的趣味性、故事性而頗受學生喜愛,并在語文的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梢哉f,兒童文學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表達形式,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兒童文學于小學生語文學習而言的價值,并借助兒童文學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文學表達形式,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一、 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的關系
早在1920年,我國的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將白話文作為小學語文教材的制定語言,并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豐富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兒童文學作品在語文教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兒童文學語言通俗易懂,趣味性、故事性強,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閱讀興趣。可以說,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語文教材中加入兒童文學作品,是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關鍵。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價值可見一斑。
二、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一) 兒童文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是啟蒙教育,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眾所周知,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群體,由于知識基礎薄弱,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需要教師的科學有效引導。同時,小學生由于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在學習中缺乏自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兒童文學作為一種富有趣味性的語文閱讀模式,童話故事、兒歌、兒童詩歌、兒童散文、寓言故事等,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形式上,當代兒童文學作品更加豐富多彩,一般都配以精美的插圖,插圖與趣味性的故事相結合,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最佳素材。
(二) 兒童文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作為促進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逐漸被廣大教師認可并得到了足夠的重視。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語文教育中,教師應當通過情感教育的滲透,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兒童文學的融入,無論是詩歌、散文、童話還是寓言故事,都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對學生的情感引導、思想教育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當代兒童文學,很多都富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取得好的語文教育效果。
(三) 兒童文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在語言的學習中,語感是個抽象化的概念,但卻對學生的語言學習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的教育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實踐能力等。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散文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充分感知漢語言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生探索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實踐對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思想,重視兒童文學,通過兒童文學的科學合理運用,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一) 以語文教材為依托,深入挖掘兒童文學價值
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以語文課本教材為依托,深入挖掘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價值,并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兒童文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應當采取多樣化的語文教育模式,激發(fā)學生探索兒童文學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兒童散文、詩歌的過程中,可以采取“讀唱”結合的模式,通過富有韻律的讀、唱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的語文教學情境,營造和諧愉悅的語文學習氛圍,達到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 以兒童文學為課外讀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
將兒童文學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讀物,可以說是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整合的最佳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應當將兒童文學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的首選讀物,如兒童散文、詩歌、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對啟迪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兒童文學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選擇科學的閱讀讀物,通過多樣化的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學生的兒童文學閱讀興趣,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奠定基礎。例如,在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中,教師通過舉辦一個“讀書會”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閱讀的競爭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動力,最終達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 指導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兒童文學具有較高的閱讀價值。在小學生兒童文學閱讀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水平。例如,指導學生積累的習慣,學生在兒童文學閱讀中,對于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要學會摘錄,積累,為后續(xù)的寫作奠定基礎;同時,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即閱讀之后,寫讀后感,寫隨筆等,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目標,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充分發(fā)揮兒童文學的價值。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育中的價值不言而喻。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兒童文學的重要性,并在語文教學中深入挖掘兒童文學的價值,借助兒童文學,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馬佳娜.兒童文學的小學語文教育價值[J].文史博覽(理論),2015(6):36-37.
作者簡介:
陳梅,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播州區(qū)三岔鎮(zhèn)三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