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燕
摘 ?要:《滴水穿石的啟示》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是作者從安徽廣德太極洞內(nèi)水滴滴穿石塊這一現(xiàn)象的引發(fā)思考。本文就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滴水穿石的啟示的教學進行了以下幾大探討。
關鍵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
教材分析:《滴水穿石的啟示》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是作者從安徽廣德太極洞內(nèi)水滴滴穿石塊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思考,提出觀點,并舉出三個正面事例和一個反面事例論證觀點的正確性,最后得出結論: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課文結構清晰,是一篇具有典范性的說理文。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說理性文章,但是對于說理文的結構把握未必心中有數(shù),對于課文中的事例是如何論證觀點的也是一知半解,這篇課文結構完整,學生容易理解,對于學生學習說理文的結構特點,學寫說理文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分析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是如何論證觀點的。3.說理文中的事例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說服性。
教學重難點:探究說理文中的事例具有概括性。練習概括性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示道理。
1.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滴水穿石的啟示》(課題已經(jīng)板書過)
2.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什么呢?
課件: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二、探究三個事例,感悟寫法
(一)作者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的合理性,舉了四個事例,分別是——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和雨滴的例子,現(xiàn)在讓我們先走進李時珍的例子,請你們在書上圈圈畫畫,找出能夠體現(xiàn)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地方。孩子們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上可以圈一圈寫一寫。
1.“從小立志”可以看出什么?
2.“翻山越嶺,走遍大半個中國”
3.你還從那些詞語中有所體會?
4.是啊,李時珍這樣“翻山越嶺,訪名醫(yī)、嘗藥草”,他這樣做只是一天、兩天嗎?他用了多長時間?
李時珍用了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時珍從青絲變成白發(fā),從意氣風發(fā)的青年,變成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這就是——持之以恒。
(二)比較事例,體會寫法
同學們,課文中只用了兩句話來列舉李時珍的例子,與大屏幕上的這個故事相比,你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之處嗎?(找學生讀)
1.大屏幕上寫李時珍的例子內(nèi)容豐富,非常具體。把什么內(nèi)容寫得很具體呢?
把李時珍在這二十幾年里怎么辛苦努力的,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寫得具體生動。
2.而書上的這個例子僅僅用了那些詞語就把李時珍的學醫(yī)過程說出來了?
“翻山越嶺、走遍大半個中國、訪名醫(yī)、嘗百草”
板書:概括性
(三)自主學習愛迪生和齊白石的例子
1.請同學們?yōu)g覽愛迪生和齊白石的故事,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他們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精神的?你可以按照我們剛才的樣子,找找事例中的關鍵詞語來談談。
2.交流愛迪生的事例
3.交流齊白石的事例
三、縱觀全文,引出不同
(一)作者為了論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這一道理的正確性,列舉了三個不同的事例,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嗎?
(二)李時珍是——醫(yī)學家,愛迪生是——發(fā)明家,齊白石是——書畫家,職業(yè)不同
(三)李時珍和齊白石是——中國的,愛迪生是——美國的,他們國家不同。
(四)李時珍是古代的,齊白石是現(xiàn)代的。這就是古今中外。
這些人物來自古今中外,來自不同領域,但是都——取得了成就,那么這樣的事例在說理文中具有怎樣的特點呢?引出——代表性。
板書:代表性
四、歸納相同,鋪墊后文
(一)同學們讓我們回憶一下,在這一自然段中,作者列舉了這三個人事例。
李時珍立志學醫(yī)二十多年不懈努力寫出巨著
愛迪生迷戀電學實驗畢生孜孜不倦千項發(fā)明
齊白石揮毫作畫不教一日閑過最后爐火純青
這三個人都憑借著“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實現(xiàn)了美好的理想。
(二)而雨滴呢?雨滴因為目標不專一,不能夠持之以恒所以不能把石塊滴穿。
(三)這三個人物的例子和雨滴的例子一對比,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水到渠成的揭示“正面舉例”和“反面舉例”
五、改寫事例,遷移寫法
1.其實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下面讓我們學著本文作者的方法,用精煉的概括語言,寫一個“滴水穿石”的故事。
2.提示:可以挑一個你最喜歡的故事,像課文一樣,先寫出他們的奮斗目標,再用概括的語言簡潔的寫出努力的過程,最后寫出取得的成就。(提供三位名人的材料:王羲之、貝多芬、華羅庚)
3..教師點評,鞏固寫法。
六、總結
同學們,這篇說理文是作者由一個自然現(xiàn)象,引發(fā)思考,擺出觀點,為了講清楚道理,列舉了三個正面事例和一個反面事例進行論證,最后得出結論: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讓我們再次讀一遍這一重要的道理,把它銘刻在心中。
七、布置作業(yè)
回家寫一篇說理文,題目:《功夫不負有心人》
八、板書設計
滴水穿石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陳葆青.《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2(4):97-98.
[2] ?謝正國.《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J].文教資料,2009(3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