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茂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標語大國。此說內(nèi)容宏闊,見仁見智,本文不去探討,只對近年來標語里的糗事所傳遞出來的信息。談點感受和看法。
下面有三個例子:一、西南某地一家公安分局制作標語牌,把“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有獎”分作兩行,橫排,成了“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有獎”(斜杠系筆者所加,下同)。二、也是西南某地,一家公安分局和一工商分局聯(lián)合制作的標語牌上,將“指望傳銷致富生活沒有出路”分作兩行。豎排。成了“生活沒有出路/指望傳銷致富”。三、南方某市一公路高架橋懸掛著一幅大字標語(市名屏蔽——筆者):XX市人和母豬配種繁殖基地。
第三例標語,是不是在有意識地賣萌、惡搞、博人眼球,我不知道。反正,該標語這樣設(shè)計、制作,有粗鄙化之嫌:明明人和是該市的一個鎮(zhèn)名,標語里人和后面帶上鎮(zhèn),不就得了?估計。該標語的設(shè)計、制作者。不是不懂得或沒料到這樣行文嚴重不妥,而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故意弄成這個樣子:要的就是這個嚼頭。說不定,人家還會辯解說,這是幽默呢!前面那兩個標語牌,內(nèi)容都是12個字,二一添作五,每行6個字,說明有關(guān)人士小學一年級的算術(shù)水平還是可以的??上Чμ澮缓?,沒去想想:分行后,字數(shù)勻稱了,內(nèi)容會否荒腔走板?
也許有人從源頭上幫著找原因,怪罪制作加工標語牌的商戶文化素質(zhì)低,粗心大意,沒怎么仔細考慮,就把標語牌制作完畢交付對方使用。這樣說,作為始作俑者,制作、加工標語牌的商戶當然脫不了干系??烧垎枺弘y道該標語牌的用戶(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和那家配種繁殖基地的當事者),收到標語牌后,連看一眼都不看,連審一下都不審,就把標語牌安放、架設(shè)在公共場所?
所以,標語出此糗事,至少傳遞出兩個信息:首先是,糗事標語牌的主人或日用戶,文化素質(zhì)不咋樣。他們不知道,漢語里,即便是同一句話,詞序不一樣,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比如說,一個前線指揮官,屢敗屢戰(zhàn),則余勇可賈,若是屢戰(zhàn)屢敗,就屬草包一個。上面例二,就屬于這種情況:內(nèi)容一分為二后,從右邊讀,意思尚可;從左邊讀,這標語到底是反傳銷還是鼓勵傳銷?奇葩得可以。例一,則因句讀不同——句子轉(zhuǎn)行(換行)后,內(nèi)容南轅北轍,令人大跌眼鏡。
標語糗事,傳遞出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信息是:時下,有些公職人員(不獨政府機關(guān)部門的工作人員),尸位素餐,馬里馬虎,辦事缺乏起碼的認真負責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如上所述,難道該標語牌的用戶,對制作好的標語牌,連看一眼都不看,審核一下都不審核,就把標語牌安放、架設(shè)在公共場所?現(xiàn)在看來,這些混天撩日的馬大哈們,還真的在收到標語牌后連看一眼都不看就“放心地”投用了。
一沒有與崗位相稱的文化素質(zhì),二沒有守土有責的起碼的敬業(yè)精神,不出“標語糗事”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