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
摘 要:從嚴治黨是我黨治黨的原則,更是指引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原則,只有堅持從嚴治黨,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才能不斷得到強化。文章首先強調從嚴治黨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性。之后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在黨建工作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黨建工作強化策略,希望能夠讓高職院校盡快擺脫目前黨建工作的困境。
關鍵詞:從嚴治黨;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強化措施
一、以從嚴治黨為原則開展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從嚴治黨是根據我國目前發(fā)展形勢提出的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黨建方針,它要求目前我國的黨建工作質量必須不斷提高,勇于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走出富有中國特色的黨建之路。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祖國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校園教育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因此加強校園黨建工作力度對我國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的重要時期,對人才的定義也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儲備和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感的提升,只有德才兼?zhèn)洳拍軗斆褡鍙团d的大任。我國在細則中明確了高職院校在黨建工作中要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在發(fā)展黨員的過程中必須高標準、嚴要求,明確標準,嚴格按照程序選拔人才,這樣才能確保黨組織的質量。就目前全國發(fā)展黨員的情況來看,大專以上的學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高職院校是黨建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能夠強化對高職院校黨員建設的管理,那么我國的黨建工作將會提升一個檔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
二、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常見問題分析
(一)學生入黨考核機制不健全
目前高職院校必須明確一個問題,就是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的標準,大多數院校都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考核標準,然后參考學生是否有重大獎勵或者違紀行為。這種考核機制對高職院校而言具有很強的可行性,但是卻具有片面性,我黨從社會各界吸收人才,更加重視的是黨員的素質以及對黨的忠誠度,如果一名學生成績優(yōu)異,入黨只是為了錦上添花,那么這種學生對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也沒有益處,因此這種考核標準并不符合從嚴治黨的方針。
(二)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時間較短,直接影響到黨建工作的質量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學制大多數都是三年,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在第一年遞交入黨申請,最快也要第三年才能成為預備黨員,而這一年,學生需要面對就業(yè)或者升學的壓力,根本沒有精力考慮黨組織的事情。不僅如此,很多學生的預備黨員時期都要在實習單位度過,這個階段屬于三不管時期,學校和實習單位都會放松對他們教育和管理,這部分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就可以直接帶著檔案進入用人單位,黨員的身份也隨之確定。但是他們并沒有接受正規(guī)的黨員教育,對黨的認識并不深刻,更不能理解從嚴治黨的原則。這是高職院校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學制的約束下,高職院校黨員的比例一直偏低。
(三)黨組織建設的力量比較薄弱
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一般會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的黨組織建設十分薄弱。首先很多高職院校是近些年為迎合高考擴招政策而產生的,所以辦學時間短,并沒有深厚的黨建基礎,所以缺乏正規(guī)的黨建管理體系,黨建工作并沒有進入正規(guī)化階段。其次高職院校負責黨建工作的教師多為兼職,他們本身就肩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能夠用于黨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再者由于是兼職,黨建工作的經驗難免不足,因此缺乏對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對日常黨建工作的管理也不會認真對待。再次,高職院校為了提升學校的師資力量,會在社會上聘請一些經驗豐富或者學歷較高的兼職教師,這就導致在職教師數量的減少,因此在學校黨組織中,教師數量明顯不夠,根本無法滿足黨建工作的需要。最后高職院校會組織一些學生參與到學校的黨建工作當中,這些學生由于缺乏教師的引導,自身黨建工作經驗又不足,所以他們維持日常的黨建活動都十分困難,更不要說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嚴治黨就是一句口號,根本無法實現,所以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任重道遠。
三、從嚴治黨指導下的高職黨建強化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入黨考核機制,強化教育工作
目前很多院校以學習成績作為考核機制,然而在高職院校當中有很多學生對黨有深刻認識,想積極加入黨組織,但是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般,因為通常成績較好的學生很少選擇就讀高職院校。面對這種情況學??梢赃m當的嘗試改變考核制度,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能力素質加入到考核標準當中。之所以采取這種較為全面的考核機制,不僅僅是為了給更多人提供認識黨組織、加入黨組織的機會,更是為了提升黨員質量,貫徹從嚴治黨的原則,將黨建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吸納新的黨員不僅僅是為了給黨組織注入新鮮的血液,更是為了提升黨組織的整體素質。我黨一直奉行從嚴治黨的原則,所以才會帶領我們走到今天。高職院校在黨建的過程中,也要強化考核制度,可以嘗試將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以及黨員的資料上傳到校園網絡上,這樣能夠發(fā)到全校的力量監(jiān)督和考核學生的素質,避免道德上有缺失的人員混入黨組織當中,影響黨建的整體質量。
(二)多種途徑相結合培養(yǎng)黨建力量
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之所以開展的不順利,與學校的師資情況有直接關系。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滿足國家對辦學師資編制的要求,會聘請很多高學歷的教師,而在這個過程就是擴充黨建隊伍的最佳時機,只要學校在用人標準中稍加強調,就會有很多符合條件的教師加入到黨建的工作當中。為了能夠鼓勵這些教師安心工作,學校還可以適當的提高負責黨建工作教師的薪資待遇,這樣才能留住人才。高職院校的基層黨建工作要有效的開展起來,就必須有長遠的計劃,不斷發(fā)掘在校學生和教師的潛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工作。目前高職院校黨建資源缺失與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有直接的關系,如果學校能夠聘請專業(yè)的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堅定他們的民族信念,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滲透德育思想,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校的黨建力量就會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