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繡偉 王莉莉 吳靜 趙欣欣
【摘要】目的 探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疾病自我護理能力及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應用美國堪薩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質量表(KCCQ)評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可能對其產生的影響因素,以此為防治慢性心衰、促進健康提供理論及參考依據(jù),早期干預以提高其生存質量及疾病自我護理能力。方法 選取我科自2018年06月至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探討分析對象,將其均分為對照組 55例患者,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55例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采用美國堪薩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質量表(KCCQ),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評分情況,對用藥知識了解情況以及自我護理行為的變化。結果 干預后兩組患者KCCQ評分高于護理前(P<0.05),觀察組患者評分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KCCQ臨床得分值分別為(56.4±24.0)分和(41.1±18.3)分(P<0.05);社會功能得分值分別為(53.8±22.0)分和(38.3±12.1)分、心理方面得分值分別為(47.7±17.1)分和(33.1±13.6)分。均與臨床心功能嚴重程度成負相關,與患者的生存質量成正相關,而自我評價得分、自我認知得分與心衰嚴重程度沒有相關性。結論 采取知信行模式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強化健康教育能夠更好地提升其生活質量和自護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知信行模式;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心臟疾病,是由于患者機體功能嚴重衰退,導致病情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屬于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1]。慢性心衰患者具有嚴重的臨床癥狀、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等特性,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并給其帶來沉重的心理和經(jīng)濟負擔[2]。目前,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臨床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謂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將臨床健康教育分為三個步驟進行護理干預,即主要包括獲取知識、形成習慣以及產生信念等方面,以此引導患者主動參與其中,增強對疾病的認知,提升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實現(xiàn)其生活質量的提高[3]。本文深入探討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疾病自我護理能力及其生活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自2018年06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探討分析對象,將其均分為對照組55例患者,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55例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情況如下表1所示,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觀察分析對象均符合第8版《內科學》中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②給予所有觀察分析對象均通過心電圖及超聲等影像學進行檢查。③患者本人及家屬均已知情臨床實驗,且已表示自愿參與實驗。
排除標準: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②合并精神性疾病患者。③伴有肝臟、腎臟等功能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該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按照心衰護理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健康宣教包括:①一般生活指導:嚴格按照心功能分級進行活動指導,保證充分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可適當增加患者臥床時間,降低心肌耗氧量,以減輕心臟負荷;同時,指導患者夜間采取高枕位或半臥位,避免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增添衣物,調整室內適宜溫度,注意保暖;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以免發(fā)生呼吸道感染。②專科疾病健康知識宣教: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述疾病的發(fā)病誘因、原因、表現(xiàn)癥狀及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強調長期、有序的治療對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意義,知曉規(guī)范、按時、按量服藥,監(jiān)測體重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屬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手冊,讓患者及家屬可以圖文并茂地掌握相關??菩虄热荨"鄢鲈褐笇В撼鲈呵案嬷颊邞苊饧膊≌T發(fā)因素,要求患者做好自我監(jiān)控,同時,指導并告知患者要進行適當慢跑、散步等室外活動。囑咐患者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并將科室咨詢電話告知患者,以便隨時掌握患者病情狀況,必要時給予及時干預。
觀察組:給予該組患者實施知信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模式。主要內容為:①以宣講、指導、交流等形式,促患者對疾病??浦R認知度的提升?;颊呷朐旱?天,責任護士需向其發(fā)放健康宣講材料,向患者講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成因以及誘發(fā)因素,給予患者服用藥物的作用機理等;告知患者擅自減量、停藥的危害。每周組織慢性心力衰竭健教會,以此為平臺,向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并現(xiàn)場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屬就與疾病相關知識的疑惑。責任護士平時根據(jù)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再進行進行個體化指導。同時強化慢性心衰自我監(jiān)測體重及體重管理的相關知識宣教,讓其了解液體潴留的危害,在體重增加時指導其如何應對的方法,包括如何加服利尿劑、控制水分攝入量及堅持低鹽飲食等,并告知常用利尿劑的主要不良反應及預防方法等。 ②增強患者對體重的自我有效監(jiān)測,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區(qū)間。提高患者對服藥的依從性,責任護士在患者服藥時間,要加強巡視,督促患者按時按照要求服藥,引導并幫助患者逐步養(yǎng)成良好習慣。同時,護理人員要記錄每日患者康復治療情況。③強化患者堅持服藥、管理體重的信念。護理人員要分別從情境、信息等方面給予積極的干預,引導患者關注信息學習利于提升其服藥依從,而性情境干預利于患者情感轉移,會發(fā)改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堪薩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質量量表(KCCQ)[4]是一個新的、自我填寫、包括23個項目的量表,它量化了軀體受限、自我評價、臨床癥狀、社會功能、自我認識、心理等方面的情況。得分越高說明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當P<0.05時,表明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如以下表2所示,實施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 論
心衰竭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易復發(fā)、病程長、病情不可逆等該病具有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健康[5]。心力衰竭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患病率和發(fā)病率高、預后最差、花錢最多的疾病。鑒于心衰是一種難以治愈的慢性疾病狀態(tài),對患者治療管理的基本目標是防止疾病繼續(xù)惡化和減輕患者痛苦[6]。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只是患者治療期間最基本的護理需求,并不包括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藥依從性差、對疾病缺乏最根本的認知等情況進行干預,致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7]。加上患者自身對疾病知識并不了解,通常由于過度擔心產生無法估量的結果,由此可見,對慢性心衰患者給予一定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至關重要.而且健康教育作為一種護理干預手段對慢性心衰患者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8]。在護理過程中,知信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模式,首先是引導患者理解并掌握疾病及用藥相關健康知識,提高對疾病的認知度,從而促使樹立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和認識疾病,并以此督促患者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從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知識、信念、行為之間只是存在因果關系,但沒有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行為改變是目標,困此,為達到行為轉變,必須以信念作為動力,以知識作為基礎。
綜上所述,采取知信行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利于強化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促進患者自護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麗華,吳 娟,沈曉霞,等.健康教育執(zhí)行單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7,16(6):53-56.
[2] 董 璠.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結合健康教育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 國實用醫(yī)藥,2015,(22):253-255.
[3] 易 菲.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8,16(2):107-108.
[4] 鄧艷紅,董吁鋼,陳丹丹,王禮春,何建桂.堪薩斯城生存質量表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評估的可行性評價[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8):676-679.
[5] 李 佩.個體化健康教育在護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8,5(17):256.
[6] 范中杰,陸益花,孫瓅賢,嚴健華,李全,王燕杰,莊勛,張澤峰,顧東風,楊躍進.對比堪薩斯心肌病問卷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9,89(46):3244-3248.
[7] 田 甜,葉云霞,高 霞,等.標準化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5(6):879-881+906.
[8] 王繼萍.健康教育結合個體化心理護理對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對MLHFQ評分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31):177.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