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玲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101)
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中的常見類型,以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瘤最為常見,盡管90%為良性病變,但仍有一部分為惡性病變,一旦治療不及時,則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針對甲狀腺疾病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患者常因受損刺激性、內分泌因素及麻醉的影響使得患者常出現(xiàn)明顯的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進而影響手術及術后康復效果,因此手術期間配合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具有一定必要性[2]。本研究選取我院64例甲狀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對其療效。
選取2018年1月~2月我院64例甲狀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自愿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且排除有手術禁忌證、免疫系統(tǒng)疾病、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病史、認知及溝通障礙及臨床資料不全者。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齡16~79歲;平均年齡(41.85±2.64)歲;病程5個月~4年,平均病程(2.12±0.57)年;腫瘤直徑1.3~6.2 cm,平均(4.52±0.43)cm;疾病類型:甲狀腺瘤18例,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31例,甲狀腺癌15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分為2組,各32例,兩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包括術前輔助檢查、保證患者充足睡眠、術前準備、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術后康復指導等。研究組患者接受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具體為:(1)術前護理:術前1d進行術前訪視,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及受教育程度,實施個體化的健康教育。以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中的必要性、大致過程、麻醉方法、配合事項及相關注意事項,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堅定患者手術的信心。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頸肩背部置海綿墊,頭自然后仰,保持30~45°甲狀腺體位,以便術后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促進恢復。(2)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由巡回護士以親切溫和的語言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取得患者信任。術中盡可能減少術區(qū)暴露,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適當改良手術體位,使患者肩部置于梯形墊最高點,保證頭部完全固定,在病理標本檢驗期間可調整手術床使頭肩處于同一水平位置,適時用溫開水濕潤患者口唇,并注意保暖,適當提高室內溫濕度。(3)術后護理:術后及時撤出體位墊,放置頭頸部小軟枕以減少局部張力及縫合切口。術后用溫開水幫助患者清理術區(qū)血污漬,更換住院服,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成功情況使其安心。護送患者回病房,轉運過程中注意托住患者頭頸部,使其與肩部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平移患者時注意保護切口及引流管,并向患者講解術后相關注意事項,與管床護士做好交接。
比較兩組患者腰背痛、頭痛、嘔吐、手足麻木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于患者出院當日采用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護理滿意度,總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占總例數(shù)的比值。
采用SPSS 17.0,計數(shù)資料(n/%)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發(fā)生腰背痛6例(占18.75%),頭痛4例(占12.50%),嘔吐2例(占6.25%),對照組患者發(fā)生腰背痛11例(占34.38%),頭痛10例(占31.25%),嘔吐7例(占21.88%),手足麻木4例(占12.50%),研究組患者腰背痛、頭痛、嘔吐、手足麻木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患者滿意18例,基本滿意12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度為93.75%(30/32),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7例,護理滿意度為78.13%(25/32),兩組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甲狀腺手術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患者常因對疾病及手術充滿了未知性而伴有不良情緒,繼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而不利于術后康復[3-4]。近年來,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手術室護士已不再局限于常規(guī)的術中配合,而是轉變?yōu)樾g前訪視、術中配合及術后隨訪,為患者提供全方位、人性化及主動性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掌握疾病及手術知識,緩解內心壓力,提高手術依從性。另外指導患者進行甲狀腺體位鍛煉,預防并發(fā)癥,促進術后恢復。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腰背痛、頭痛、嘔吐、手足麻木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人性化護理有助于減少手術并發(fā)癥,提高護理滿意度,對提高甲狀腺手術患者手術效果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