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敘述了基層民警配槍的必要性,分析了基層民警配槍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文章就如何規(guī)范民警槍械配備提出對策建議:按崗位配槍,佩裝多種制式;規(guī)范配槍后的槍支管理和使用程序;加強頂層設計,保障民警合法用槍權力和執(zhí)法安全;強化對基層民警槍械使用的訓練;加強宣傳教育樹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關鍵詞】 基層民警;規(guī)范槍械配備;對策建議
民警配槍后發(fā)生的槍支被盜、丟失、走火等一系列案件、事件,給公安機關造成了惡劣影響,所以槍支管理逐年嚴控,最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首先到達現場的往往是基層民警。然而因基層民警缺少槍支等專業(yè)裝備,導致民警傷亡的事件頻發(fā)。為避免類似悲劇發(fā)生,確保民警執(zhí)法安全,提高民警執(zhí)法能力,及時制止、快速有效的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亟需強化民警的武器配備。
一、基層民警配槍的必要性
1、基層民警配槍是人民警察的職責使然
“公安機關作為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負著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的重要職責使命?!盵1]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執(zhí)法需要,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必須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及時有效制止犯罪。
2、基層民警配槍是社會形勢的發(fā)展使然
槍是人民警察處理高風險案件的有效手段。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刑事案件高發(fā),極端事件增多。警察配槍能提高處置這類犯罪的效率,不僅能增加自身的安全系數,而且能夠及時制止、快速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基層民警配槍面臨的問題
1、心理層面:基層民警對配槍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槍支一旦出了問題,所有責任都歸咎到民警身上,甚至要追究刑事責任,保槍比保自己的命還重要,所以還不如不配”,[2]這已成為許多基層民警的共識,出現了領導談槍頭疼、民警躲避領槍的尷尬局面。[3]
2、法律層面:規(guī)定太嚴苛
目前,對民警用槍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過于嚴苛。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發(fā)布了“五條禁令”。其中前兩條涉及到警察用槍:一、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guī)定,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二、嚴禁攜帶槍支飲酒,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開除。[4]嚴苛的“五條禁令”,使基層民警對槍支敬而遠之。
3、社會層面:民警配槍的社會共識度低
總體看,警察群體在輿論中的形象是脆弱的,受個別事件牽連甚至抹黑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民警配槍的輿論空間小,社會共識度低。[5]而警察涉槍事件發(fā)生后,一些媒體的過分炒作,更加滋生了社會的“仇警”情緒,公安機關不得不被迫采取“禁槍”之策,[6]支持民警配槍的輿論空間愈發(fā)縮小。
4、操作技能層面:訓練缺乏
目前,民警槍械訓練還存在一定問題。如,日常訓練流于形式;受制于財力限制,基本的訓練物資、場所不足;專職訓練人員缺乏;被各種事務性、政務性工作“纏身”,無暇訓練等等。
三、規(guī)范基層民警配槍的對策建議
1、按崗位配槍,佩裝多種制式
按崗位配槍,即只要有可能直接面對暴力犯罪的一線民警都需要配槍,如特警、巡警、刑警,甚至是路面上執(zhí)法的交警等。按崗位配槍,不等于人人都配。一是因為警察隊伍龐大,每個人的素質不一,對槍支的使用能力和水平也不同,若人人都配,不易管理;二是基層民警日常以非警務活動居多(應對突發(fā)事件畢竟是少數),若隨身攜帶槍支會造成普通民眾的緊張。[7]按崗位配槍,不是按職位配槍。要杜絕按照職位或行政級別配槍的習慣做法,防止“該配的不配,配了的用不上、不會用”的現象發(fā)生。
同時,可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風險評估,配備多種制式的槍支或裝備。如,“長槍+短槍”,或借鑒國外配置電擊槍,使犯罪分子喪失繼續(xù)作案的能力。[8]
2、規(guī)范配槍后的槍支管理和使用程序
警察配槍后面臨的情況復雜,槍支丟失、被盜、走火等情況很難杜絕為零,[9]因此,“配槍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在于如何管理”。[10]
(1)嚴格槍支日常管理,防止槍支被搶、丟失。比如,可借鑒美國:一是槍套設置多重保險,使槍支不會被輕易拔出;二是隨身佩戴兩把手槍,增加震懾力;三是對奪槍行為,無論成功與否,一律處以重罪,形成威懾。[11]
(2)簡化槍支使用程序。嚴格的槍支使用程序雖然有利于防止槍支的丟失、誤開等行為,但過于繁瑣的程序,也帶來了一些不便,尤其是貽誤突發(fā)事件的處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有必要簡化槍支使用程序。
(3)修訂槍支等警械使用條例。1996年國務院公布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對警察使用武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嚴格限定,分別列舉了“可以使用武器”和“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但是“法有限,情無窮”,現實中很多情形難以列舉,[12]使得民警在執(zhí)法現場“無所適從”,陷入茫然。因此,一要更加細化槍支使用規(guī)定,使其具有指導性和參照性。二要對槍支使用做原則性規(guī)定,比如可以借鑒美國,對什么條件下開槍做一句話說明,即“當警察或他人正面臨可能危及生命或嚴重傷害的不法攻擊時,警察可以開槍”,[13]也就是說,開槍只能是最后的選擇。
3、加強頂層設計,保障民警合法用槍權力和執(zhí)法安全
一是破,即對現有不合理的限制人民警察配備、使用槍械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系統(tǒng)清理,特別是不當的問責機制;二是立,即對槍械從配發(fā)到管理,再到使用、訓練和考核等制定嚴格的、完善的、具體的槍械配備和使用規(guī)則。[14]
4、強化對基層民警槍械使用的訓練
一是強化槍械使用的技能訓練,使基層民警學會熟練地用槍、護槍;二是強化槍械使用的法律和規(guī)范培訓,便于民警在執(zhí)法現場清晰準確判斷如何正確使用槍支;[15]三是強化民警心理素質訓練,克服基層民警由于使用槍械機會少,使用槍支過程中容易產生的一些心理問題,[16]培養(yǎng)民警執(zhí)法現場需要的冷靜心態(tài)和迅速反應能力。
5、加強宣傳教育樹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一方面,要通過宣傳教育使公眾意識到,警察配槍是保障社會安全的重要舉措,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步驟,是世界警務改革的趨勢之一,以爭取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警察配槍作為典型的公共治理措施,應積極聽取社會公眾意見,[17]樹立良好的警民、警媒關系。
【參考文獻】
[1] 郭聲琨.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捍衛(wèi)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論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103/c40531-24011331-2.html,2014-01-03.
[2][10] 基層民警配槍問題引關注? 部分民警坦言“有槍也不愿帶”[EB/OL].http://news.jxgdw.com/jszg/2431 615. htmlwww.jxgdw.com,2014-04-03
[3] 王中新.要依法保障民警敢用槍會用槍,[EB/OL].http://opinion.cpd.com.cn/n10258251/c22412721/content.html,2014-04-08.
[4]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 1455967 /1455967.html.
[5][9][17] 環(huán)球時報社評:警察佩槍,社會應支持并共擔責任[N].環(huán)球時報,2014-04-21.
[6] 王宏偉.一線警察應配槍巡邏 面對歹徒能毫無顧忌開槍[N].環(huán)球時報,2014-03-03.
[7][8] 袁國禮,王晟文,靜韓旭.專家建議基層民警不必平時配槍,處突情況配電擊槍[N].京華時報,2014-03-12.
[11] 戴舒華.華裔在美當警察[J].博客天下,2015(14).
[12] 李松,張思媛.民警用槍需要法條更給力[N].法制日報社區(qū)版, 2014-03-23.
[13] 周斌.中國民警不愿帶槍執(zhí)勤普遍 因配槍被搶錯誤開槍等[N].法制日報,2014-08-04.
[14][15] 關于人民警察配備和使用槍械的思考——由“泰安104襲警案”引發(fā)的思考,[EB/OL]. http://www.doc88.com/p-6741895944895.html.
[16] 央視新聞1+1:公安部官員談上海民警配槍:國外通行做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22/c_126418170.htm2014-04-22.
【作者簡介】
沙玉霞(1979—)女,山東武城人,中共德州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