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琳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語文教育學科的受重視程度明顯提升,教師們開始尋求一系列新的教學方法來強化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水平,而滲透情感教育無疑就是其中一種較為有利的方式。本文就對于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落實方法,希望可以為切實強化語文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水平起到有力的作用。
關鍵詞 情感教育 初中教學 語文學科 滲透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對于初中生而言,語文學科的教學在實際開展的過程當中,雖然不會存在著語言上的理解差異,但只是針對教材內給定知識的講解難免會缺乏趣味性。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通常情況下會為自己放置于主體位置之上,卻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作用。語文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開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時,能夠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跳脫出已有落后教學觀念的束縛,不斷地完善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需求,尋求更為適宜的教學策略,從而強化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觀念,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
1尋求多樣豐富的教學策略
每一個初中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征,面向所有的學生采取同一種方式來開展教學,必然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只是被動的要求學生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不僅難以提高教學工作的開展效率,甚至會對于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水平造成不良影響。將情感教育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就要求教師能夠突破落后的思維觀念,積極引入多樣豐富的教學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教師應當退居于引導者的位置之上,開展指導性教學,徹底摒棄形式化教學,讓學生成為教學工作開展的主體。舉例來說,在進行部分課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積極引入小組教學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課文角色當中,鼓勵學生分角色進行課文朗讀,強化教學工作開展的趣味性,營造更為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語文教學課程的開展意在祝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知識有足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而并非嘩眾取寵,也不同于娛樂活動,教師在引導的過程當中應當調節(jié)好趣味性與實用性之間的關系,在采取有效的方式豐富學生的教學體驗的同時,注意及時完成教學目標,各式各樣的教學策略只能成為教學工作開展的輔助形式,而不可對于最初所設定的教學方向造成影響。
2積極引入實踐性的教學內容
在開展語文學科滲透情感教育工作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強化語文教學課程的實踐性,將語文學科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學生所擁有的各類情感源于實踐活動,更源于實際生活,我們所開展的教育工作不應當是立足于象牙塔之上的,而應當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具備實際應用作用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以實際應用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讓學生立足于實際情況來進行問題的考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更大程度上體現語文教學工作的作用,使學生對于所講解的內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舉例來說,在進行課程講解時,教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當中涉及的事件,鼓勵學生講解自身曾經經歷過的類似事件,或是換位思考,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之上分享自己的想法,給予學生更多的表達自身情感的機會。
3充分借助新型技術的作用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惠及了教學領域。通過科學合理的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能夠將較為抽象的知識以更為清晰明確的方式顯現出來。以往在開展此類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就是主要會圍繞著教材當中已有的內容,借助黑板、粉筆等教學工具,以口頭講解的方式來陳述核心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傳遞相應的知識,但卻往往過于平淡,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教師所講解的課程內容逐漸喪失興趣,很難完全投入到課程教學當中,更是難以跟上課堂節(jié)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自然難以得到提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借助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賦予教學內容更多的趣味性,營造更為生動愉悅的情境,增添課程教學的趣味,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有效強化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水平。舉例來說,在進行詩詞方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借助背景音樂將學生帶入到古色古香的情境當中,強化學生對于詩詞內容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對于詩詞背后故事內容的好奇心。在講解與歷史名人相關的事件時,教師可以播放與該名人相關的紀錄片,使學生通過視頻的方式對于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有更為詳盡的理解。在進行一些與景色、景觀相關的文章的講解時,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給予學生更為直觀的視覺體驗,給予學生身臨其境之感。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以PPT的來替代板書,一方面節(jié)約了撰寫板書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夠以更為靈活的形式實現對于課程內容的全面體現。
綜上所述,將情感教育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已經不屬于一種新的教學思維,情感教育的方式要求教師能夠退居于引導位置之上,以學生為教學工作開展的主體,做到以學生為本,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的前提之下,將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要求落實到實處,充分借助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使學生能夠對于初中語文課程知識有較為深入的了解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優(yōu)質的審美體驗,積累較為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真正實現全面、多樣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梁佩茹.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7.
[2] 董磊.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成才之路,2012.
[3] 黃彥玉.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讀寫算:教師版,2017.
[4] 鄭明歡.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