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紅旗小學)
現(xiàn)如今,我國教學改革的進程在不斷加快,隨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是越發(fā)嚴格。為此,學校將思維導圖的新模式滲透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同時該模式也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方式,更是一種開發(fā)學生大腦的思維方式,它主要運用人的閱讀經驗以及邏輯思維形成一種腦圖形式,并運用人的發(fā)散思維來表達圖形思維。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該模式可以幫助學生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去進行寫作練習,同時能夠可視化及操作化思維過程,并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以創(chuàng)新的形式進行寫作,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玩耍始終都是小學生的天性,現(xiàn)如今,僅僅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想讓小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是很難進行的。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小學生。而現(xiàn)階段的教育領域中,一種常見的、普及的、實用的教學模式就是思維導圖模式,該模式在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實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小學作文教學比較枯燥,都是以文字敘述的形式進行的,小學生缺乏學習作文的熱情和耐心,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巧妙的避開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弊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充分激發(fā),使學生在學習中更有耐心和熱情。
2.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剛進入校園的小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并對生活富有熱情,小學生的內心與腦海像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特別是其思維還沒有被各個方面所影響,教師與家長還有待對其思維進行引導,因此開發(fā)學生思維的最關鍵時期要屬小學階段。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對小學生的服從程度進行重視,并總是錯誤的認為只要聽話就是好學生,以按時完成作業(yè)為標準,劃分學生類型,這樣就嚴重造成小學生為了在教師和家長面前做好學生,而將自己的興趣進行克制,促使學生應有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被扼殺,違背了真正的教育教學目的,對于傳統(tǒng)教學的這種弊端,思維導圖模式可以將其改善。有效運用該模式不但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還能夠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開發(fā),利用圖文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學的知識,有效激發(fā)起創(chuàng)新思維。
3.有利于將知識結構化、立體化
學生的成績高低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得當,如果教師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就會有很大差異,這就造成了好與壞的分別,同時對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造成一定的傷害。而思維導圖的模式可以促使知識內容立體化、結構化,并且可以組織、挖掘、簡化、概括知識,使知識體系在學生的頭腦形成,并對知識構成框架,從而促使學生更深一步掌握和消化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將知識點的形象構建網絡系統(tǒng),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增強其學習興趣。
4.有利于師生之間溝通
一般情況下,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過程中,由教師閱讀并且批改學生寫好的作文,僅僅在作文格式和作文方向的修改上,才能體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交流,在思維的形成上,或者作文內容上,師生之間的交流并不多,一般都是教師將任務布置下去,學生自由發(fā)揮。思維導圖需要教師和學生討論與交流,并激發(fā)更多的想法。因為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的機會,師生之間的思維碰撞無法實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狀態(tài)經常是被動的,并且標準答案、格式的規(guī)范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造成嚴重影響。思維導圖的模式可以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機會,活躍課堂氣氛。
1.具體化關鍵字,拓展教學
雖然簡化和總結知識是思維導圖的主要表現(xiàn),但這樣不會將知識丟失,反之,思維導圖是具體概括知識,在總結知識時,主要是利用精煉的語言來進行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模式來進行,通過具體化關鍵詞來拓展教學,使學生對寫作的內容可以更充分的理解。
如在學習《秋天的還念》時,教師可以利用課文的題目,來引導小學生練習寫作。教師要求學生通過這篇課文的題目聯(lián)想一些相關的詞語,并以想象的詞語或者短句作為寫作的題目,讓學生積極主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寫出一篇作文。如將作文的題目定為《秋天的楊樹》,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并讓學生理解這個題目主要突出的詞語是楊樹。但是同時還有一個主要的關鍵詞秋天,并引導學生冬天與夏天的楊樹也是強壯的,讓學生審清題目,是讓寫秋天的楊樹。然后,讓學生回憶一下秋天的情景,秋天的楊樹是什么樣子的,并讓學生回憶和討論。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實際生活中楊樹的理解和觀察來寫這篇作文,通過具體化關鍵字,引導學生思考生活,并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思路,最終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
2.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思路
小學生一般對寫作不感興趣,有時還會有一種抵觸的心理,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學生認為寫作沒有話可以說,如果要將學生的寫作思路打開,那么寫作對學生來說也就容易一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學習興趣,利用思維導圖來對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行優(yōu)化,在寫作面前,讓學生可以有思路,解決學生寫作“開頭難”的問題。
如在小學第六冊單元作文中,要求描寫一個人物,教師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來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思路,并引導學生就身邊的親人、朋友,展開一系列的聯(lián)想,并讓學生聯(lián)想與人物相關的詞語,對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想象。同時,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思考這人物都做了些什么,并給了學生什么樣的啟發(fā)等。
3.利用提問教學的方式進行導圖繪制
思維導圖的思維方式在作文教學中,不但需要教師對其執(zhí)行,而且還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導圖繪制。在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導圖繪制教學時,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在進行思維啟發(fā)時,必須要有針對性,在思維過程中,促使學生對思維導圖繪制進行完成,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學習作文的樂趣。
4.利用多媒體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現(xiàn)代化教具,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維導圖也不例外。根據多媒體的特點,充分、直觀地表現(xiàn)思維導圖,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通過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學生可以進行整合和梳理寫作的理念,從而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利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在作文教學中結合思維方式,并對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進行改善,拓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教會其運用新的思維方式進行寫作。在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運用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學生作文水平地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