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敏
(東港市第七中學)
作文在漢語教學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除了要夯實語文教材的基礎知識,寫好作文更是讓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的墊腳石。在我們游覽名勝古跡時,往往會被那些巧奪天工、美輪美奐的景色所震撼。我不知道你是否冷靜思考,華麗的建筑與沙子、磚、水泥、木材、鋼鐵和其他材料密不可分。如果沒有好的建筑材料,建筑藍圖只能是一張紙,是海市蜃樓。以同樣的方式,學生很難有一個良好的基礎。新課程改革對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寫作是一種使用語言和文字與讀者交流的方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書寫的方式傾訴出來,將學生掙脫刻板的教學模式,更新觀念。通過學生的反應和我在教學實踐中的總結,我認為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分為以下四點。
常常有學生跟我談及,當考試時看到作文題目,大腦就會因為緊張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根據我的分析,這不是開放的寫作思路造成的,只要我們注意寫作的方法,作文自然會被征服。教師在指導作文寫作時,應當適當減少讓學生迎合閱卷老師心理來寫作的方法,應該鼓勵學生拿到作文題題目時,從自己身邊的事情著手來寫作,描寫身邊的事物,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感受、感悟,那就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用手寫自己的視覺,嗅覺,思考和感覺。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這意味著我們將充滿信心地積極主動地開展寫作研究。寫作的第一步就是構思,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在腦中思考自己看到題目時對自己想寫的文章進行預先的設計,是文章形成雛形和藍圖的過程??紙鲎魑?,切忌因為考試而緊張,拿到題目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寫,有了構思這一步就省去了這樣的擔憂。在構思時,常常被學生忽略的是剛有思路就匆匆下筆,加之中學生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還不到位,就導致很難寫出出色的考場作文。為此,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要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的了解,通過平常的閱讀理解讓學生學習其他作家在寫記敘文的時候,怎么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轉而,當自己寫文章時,可以通過材料明確表達主人公的性格品質。
例如,以“春風和生命”為主題,寫一篇關于這個主題的文章。很多學生看到這個的時候是迷茫的,“春風吹又生”到底是什么?其實這個是出題人給的一個方向,是把什么比作了“春風吹又生”,這是一個喻體,然后在思考本體可以是什么,可以是信念、毅力、信任、誠信……本體可以是一個積極向上、屹立不倒、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局面,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可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這樣一想,我們寫什么的問題就立馬解決了。
此外,我們還應該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贊揚和鼓勵。例如,在通常的論文寫作和評論中,我經常會發(fā)現學生作品中的亮點,一些奇怪的想象力,精彩而生動的陳述。并及時在習作課堂上給予學生夸贊和獎勵,在文章評語中對后進生的作文即使是有點點滴滴的閃光之處,即使是一個好詞,一句好話,我也會用紅色筆線指出要表揚和鼓勵。切忌在上課或者批改時使用“作文與現實脫節(jié),語言不好,無聊?!碑斣u論出現時,這將使學生的熱情受到損害并且討厭寫作。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適合其特點的不同的側重點,適時地進行表揚與批評。這樣不僅恰到好處,還會有事半功倍功效。
寫作優(yōu)美詞句的積累除了依靠平時的點滴積累之外,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優(yōu)秀學生借鑒思路。不過向優(yōu)秀學生借鑒思路絕非易事,第一點就是要明確借鑒題目的方向。中學作文??嫉膸最愵}材主要分為勵志類、愛與道德類、人生感悟類。教師在課堂上經常容易將自己的思維方式作為固定不變的模式傳達給學生,造成學生作文的內容空洞,只有一個框架。這要求我們的老師將學生的想法引入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尋找材料,并找到寫作的源泉。可以充分發(fā)揮身邊的鄉(xiāng)土人情,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得到感悟,教會自己思考,還可以將自己的兒時經歷娓娓道來,通過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明白如何做人,明白人生道理。
此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上不斷接受培訓,使學生能夠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閱讀、口語等培訓。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在三分鐘之內將自己看過的文章主旨內容概括出來,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對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寫作時能夠抓到中心人物和主次分明的時間。這對學生的寫作和演講技巧很重要。綜上所述,中學語文中寫作的教學,更應該注重對癥下藥,再輔之以科學的完整的有效的長期的訓練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靈活掌握方法,培養(yǎng)不同培訓要求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作文是一種快樂的傾訴,可以克服學生對作文的厭惡,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快速發(fā)展。以上就是我從教多年對中學寫作水平提高的觀點,希望能對各位語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