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白城市第十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上的引導者,教師要時刻指引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語文不僅是教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yǎng)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但是,語文課程具有枯燥性和乏味性,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導致當前語文學科的課堂效率低下,教師的課堂質(zhì)量不高。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促使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斷提高。
首先,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足,阻礙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夠,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學科是簡單的,考試的難度也不高,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就敷衍對待,對語文課堂的重視程度不高,甚至在語文課堂上學習別的學科知識,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教師授課的積極性和熱情減弱,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和發(fā)展。
其次,學生在學習中好高騖遠,忽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追求對教材意境和思想感情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把握,如古詩詞教學,對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生僻字詞不好好把握,只想快速背誦古詩詞過關,在考試中恰恰是古詩詞的生字生詞錯誤較多而丟分。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也不重視語法的運用和掌握,導致教材中很多關鍵性的句子不能很好的理解,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導致學生很難對文章有深層次的理解,所以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不高,課堂質(zhì)量和效率也很難提高。
最后,語文教學與實際生活脫離,過度追求技巧和表達。文學是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不能過度追求語文分析的手法和技巧,而與學生實際的學習生活相脫離。語文教學只有回歸到生活中去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共鳴,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所表達的意境。不論是初中語文的教材解讀,還是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都要注意不能與實際生活脫離,要從生活中去尋找語文知識,感受語文的奧妙。如果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語文教材的講解和分析,那么就和紙上談兵沒有什兩樣了,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教師想要表達的東西。語文的技巧和表達又比較空泛、抽象,學生很難對其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和反應。如果學生不能從心底里產(chǎn)生對語文學習的認可和贊同,那么,要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就更加困難了。
1.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初中學生的好奇心強,喜歡學習故事類的課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講授教材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通讀,再講授故事性不強的課文時,可以先用故事進行導入,或者是通過詞句的引導想象讓學生進入到課堂的氛圍中,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然后再進行課程的講授,效果會更好。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在課堂上,而不是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利于提高課堂質(zhì)量和課堂的效率。
如在講授課文《魯濱遜漂流記》時,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先在課上詢問,如果你在乘船時不幸遇難,流落到一座荒島上獨自生活,你會怎么辦?能存活多久?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告訴學生,魯濱遜在荒島上獨自生活了28年,激起學生的好奇心,28年這么長的時間魯濱遜是如何生存的,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閱讀之后讓學生談一談讀后的感受。讓學生認識到只有不向命運和挫折低頭,永不言敗,在困境中要勇于挑戰(zhàn)自己,戰(zhàn)勝自己,才能品嘗到最終勝利的果實的香甜。學生激發(fā)語文學習的熱情,并且想去了解書中接下來的內(nèi)容,更加主動地尋找書籍進行閱讀,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講授故事性不強的課文如《桃花源記》,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對桃花源進行想象,大家想象的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大家紛紛闡述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那個理想國和夢想鄉(xiāng)。有的同學說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的同學說我理解中的桃花源就是一個沒有煩惱,大家不用因為瑣事爭吵,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不用工作的地方。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注意力被吸引到了課堂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得到了提升。這時,教師在開始講授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與學生想象的有什么區(qū)別呢,學生紛紛發(fā)出了感嘆,并且對“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的美好生活景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并且學生對陶淵明的生平和事跡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課下積極地對陶淵明進行了解,對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也有涉獵,在班級中養(yǎng)成了一股積極的學習風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也不斷提升,進而打造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課堂。
2.多元化教學模式。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夯實語文知識。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科技不斷發(fā)展,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熟悉多媒體的技術,達到傳統(tǒng)的語文知識和現(xiàn)代的高科技相融合,打造一個高效率的課堂。在大屏幕上的語文知識搭配上合適的動畫,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和重點,只有語文的基礎知識扎實了才能進一步對語文進行探索和理解。所以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例如,在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有很多的生僻字學生不認識,還有很多的通假字和重點詞義的解釋,學生往往在讀課文時看一眼注釋理解了課文的意思就不再關注了,之后遇到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教師這時就要幫助學生對這些生僻字、通假字和重點詞句注釋加深理解。教師可以將這些字詞做成幻燈片的形式,融入圖片和舉例的方式加強學生的理解,給學生布置作業(yè),然后第二節(jié)課進行檢查,學生答不上時教師可以適當用課文中的原文進行提示,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可以在幻燈片中放一個很棒的動畫手勢給學生鼓勵,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基礎知識,而且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
3.合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初中語文教學要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不能只注重教學技巧。在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只注重語文課文分析技巧的傳授,不注重語文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導致學生不理解教師想表達的內(nèi)容,只有生活與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例如,在學習《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讀一下課文,然后不必著急進行語文技巧的解釋和分析,可以先讓學生想想同學之間的聚會,讓同學們感受一下聚會的氛圍,想象一下在福樓拜家中閣樓的氛圍,讓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出發(fā)將這種氛圍帶到課文中,讓學生以生活為出發(fā)點來理解課文。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效地促進學生運用生活理解語文問題,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豐富語文知識,促進高效語文課堂的構(gòu)建。
總之,想要打造高效率的初中語文課堂,就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還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最后要將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打造一個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初中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