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由它所形成的文學作品能夠深刻地體現出該語言所含的文化精髓。大學英美文學教學作為大學課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及給大學生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可靠保障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筆者著重分析了大學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大學英美文學教學能在我國各大高校實行的前提和假設,旨在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英美文學;英語教育
一、 進行英美文學教育的可靠性
縱觀我國上下五千年,經典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英美文學作品也不例外,作為西方國家文化發(fā)展的結晶,集齊了西方優(yōu)秀學者的智慧,因此其在大學英語素質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安排英美文學教學課程,能夠讓學生多接觸了解西方文化,結合我國古典文化取精去糟,既能享受暢讀西方文學作品的樂趣,又能豐富自身對英美文學作品的背景了解。學習英美文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能通過了解英美文學作品中富含的詞匯內容來夯實學生的詞匯基礎,為今后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提供保障。
(一) 帶動學習興趣
目前大多數的學生學習英語主要為了應付考試和提高考分,而不是純粹地為了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而學。因此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學習英美文學,引導學生體會英美文學作品中的精彩內涵,了解異國文化同我國文化的差異,這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 推動掌握語言
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它是歷史發(fā)展的產物,是文學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誕生,背后都經歷了語言大師無數次的修改,而后經過歷史的沉淀,時代的發(fā)展,才逐漸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文學語言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它所表達的內容淳樸卻不失內涵,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以語言形式刻畫在作品當作,自然又不矯作,學生通過簡單的閱讀就能了解作品,吸收作品的精華。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西風頌》,其中有一句經典詩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詩人雪萊通過描繪冬去春來的景象,來象征革命春天即將到來,革命終將勝利,光明的未來屬于人民,大大地鼓舞了當時處于水深火熱中的階層人民。以詞匯表面的意思來看,這幾個詞語再普通不過了,但是作者融合生活將其表達出來以后,卻成了刻畫萬千生活、包含人生哲理的名句。因此,不難看出經常閱讀優(yōu)秀的英美文學作品,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言,提高他們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提高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 展開英美文學教學的可行性
(一) 學生英文基礎好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開始重視英語教學在實際教學課程中的實施。隨著學校對英語課程安排的關注度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也在逐漸提升,雖然未達到熟讀英美文學作品的程度,但是學生已經可以簡單地了解其中的大意。中小學生英語教學在經歷過大改革后,其效果十分顯著,大學生對詞匯量的掌握力度在層層提高,甚至很多高校以選修課的形式加入英美文學作品選修課程,這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和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興趣。
(二) 課程改革空間大
現在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時間少之又少,因此,教師要多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學習英美文學作品來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因材施教,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多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適當地利用英語課程改革帶來的影響,改善教學方法,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將有意義有樂趣的優(yōu)秀作品推薦給學生。
(三) 師資科學研討力量強
現今的大學英語老師大多數是英語專業(yè)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畢業(yè),且持有大學英語教師資格證,而學習英美文學作品是這些教師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英語教師的必經之路,許多教師進修過英美文學這門課程,也對閱讀英美文學名著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雄厚的大學英語師資力量成了學生學好大學英語的前提,同時將英美文學教學納入日常英語教學課程,也有利于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力,為進行專業(yè)論文研究提供可能。
三、 展開英美文學教學的假設
(一) 教學目標設立
現階段大學主要將英美文學教育分為四個層面,其中一層要求的就是將英美文學選修課程面向大部分的大學生展開。至今為止,提升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閱讀能力、豐富大學教師資源和拓展素養(yǎng)教育方向都是高校召開英美文學選修公開課的重要內容。我國大學英語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大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這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將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考級目的轉換為提高自身素養(yǎng)水平和實際英語交際的能力。為展開英美文學教學提供基礎。所以,教師應該確定符合大學英美文學教學的新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
(二) 教材教學方式
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輔助他們學習英美文學的最佳材料。但是以目前大學英語專業(yè)課程的安排來看,這些教材大多是面向高年級學生,對于剛踏入英語專業(yè)的新生來說是有難度的。例如:威廉·??思{的《喧嘩與騷動》這種類型的作品是學習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需專門的學習教材來輔助學習的,其中較多的作品涉及意識流手法,學生都不了解什么是意識流,當然對作者敘述作品的手法也無從理解,更別說讀懂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了,很多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會因為閱讀困難而喪失興趣,最終放棄這門課程。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和專業(yè)水平來選擇難度適中、內容健康的作品,同時可以開展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供學生進行閱讀心得分享;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通過播放英美文學原著影片來指導英語教學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參與和學習的積極性,令學生設身處地地享受異域文化的風情,加深認識相關文學作品。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開設大學英美文學教學課堂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木C合素質人才,學校應創(chuàng)新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閱讀相關的作品中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的語言之美,體會生活的真,做到人性的善。
參考文獻:
[1]李靜敏.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文化背景引入[J].芒種,2016(02).
[2]譚佳.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英語[N].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12):196-197.
[3]盧秀麗.綜合評價體系在師專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N].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4):50-52.
作者簡介:
王瑩,湖北省荊州市,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外國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