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騰陶格斯 扎蘇娜 烏日娜
【摘 要】目的:討論老年心衰治療后的康復訓練。方法:選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療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將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將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結果:在左室射血分數(shù)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6分鐘步行距離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心功能指標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生活質量評分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心衰再入院率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結論: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康復訓練,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數(shù),減少心衰再入院率,提高6分鐘步行距離,改善心功能指標,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老年;心衰;康復訓練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數(shù)心臟病發(fā)展到最后都會出現(xiàn)心力衰竭,在發(fā)病后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康復訓練,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數(shù),減少心衰再入院率,提高6分鐘步行距離,改善心功能指標,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改善生活質量[2]。本文中選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療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將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將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療的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將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將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實驗組患者有女性23例,男性27例,平均年齡為66.9歲。對照組患者有女性22例,男性28例,平均年齡為67.1歲。
1.2 方法
在對照組中使用常規(guī)護理,在此不做贅述。在實驗組中使用康復訓練。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因制定合適的康復訓練的方案,對于心功能Ⅳ級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穩(wěn)定后,先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被動翻身等,每天需要進行2次。之后逐漸床上腿部的運動,如腳,膝關節(jié)運動等。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可以進行下床的運動,如在護理人員幫助下床做沙發(fā)等,每次需要進行10到30分鐘,每天進行1到2次。根據(jù)心功能Ⅱ-Ⅲ級,需要進行平地步行以及醫(yī)療體操,每次步行100到200米,每天進行2次,步數(shù)需要根據(jù)患者病情改善不斷增加,逐漸增加到每次500米或者上下樓1層。在訓練過程中,家屬需要陪同,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健康宣教,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促進患者以及家屬配合治療。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xiàn)氣短,心悸,頭暈眼花,氣喘,面色蒼白等難以耐受運動強度的癥狀,立即停止訓練。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統(tǒng)計本文中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其中計量資料,實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實行卡方進行檢測。在P<0.05,差別較大。
2 結果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心功能指標的情況
在左室射血分數(shù)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心功能指標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詳情見表1。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6分鐘步行距離,生活質量評分的情況
在6分鐘步行距離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生活質量評分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詳情見表2。
2.3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以及在入院率的情況
在心衰再入院率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上,實驗組小于對照組,比較差別較大(P<0.05)。詳情見表3。
3 討論
心力衰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發(fā)病后普遍認為不能進行康復訓練,需要進行休息。在治療過程中控制體力活動可以減少心臟的負荷,有利于心功能恢復[3]。但是控制活動會導致患者的運動耐力降低,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靜脈血栓,肌肉萎縮,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5]。對于心理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康復訓練,可以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如果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需要立即停止活動[6]。
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在左室射血分數(shù)上,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6分鐘步行距離上,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心功能指標上,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生活質量評分上,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高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心衰再入院率上,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上,使用康復訓練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比較差別較大(P<0.05)。黃玉蘭等[7]研究的運動康復訓練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中結果與本文相似。
綜上,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康復訓練,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數(shù),減少心衰再入院率,提高6分鐘步行距離,改善心功能指標,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改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夏暢達,任芳,楊文雯,高晶晶,吳珍真.主動呼吸康復訓練對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運動耐力的效果分析[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8,32(03):218-220+225.
[2]陳澤芳,陳宋璋,王曉群,李巧麗.應用主動呼吸康復訓練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力[J].現(xiàn)代醫(yī)院,2015,15(03):75-77.
[3]黃南清.運動訓練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24(05):501-504.
[4]葉常英,楊麗娟,馬力.運動康復訓練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07):8-10.
[5]Parissis, John,Karavidas, Apostolos,F(xiàn)armakis, Dimitrios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lower limb muscl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pilot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2015,22(7):831-836.
[6]鐘宏,郭玲,周國忠,趙勇,鄧金平.早期有氧康復訓練聯(lián)合銀杏葉滴丸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1):6014-6016.
[7]黃玉蘭,宋偉.運動康復訓練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02):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