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的非語言目的是提高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對目標語言的接觸。在任務型教學中,小組合作是班級的主要活動,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輕松的氛圍。他們不需要先在其他同學面前說話,直到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得到教師和同學的幫助。教師將把這個任務和他們已知道的單詞聯(lián)系起來,這是建立在學生所知道的基礎上的。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活動設計 年輕學習者
一、引言
“在語言和認知的發(fā)展過程中,ZPD(近端發(fā)展區(qū))或兒童的直接潛能對有效學習至關重要(Cameron, 2001)。” 為了支持孩子們的語言學習,教師可以試著調(diào)解“接下來孩子能學到什么(Cameron, 2001)”。這一思想可以應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計劃和課堂教學中。在本文的教學設計中,通過情景會話,讓學生學會詢問別人能看見多少樣東西,并且在實際情景中自然運用。
Wood(1998年,來自Cameron, 2001)列舉了一些方法,讓教師們能夠幫助學生學習。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建議、表揚、提供重點的活動來幫助孩子們關注相關的內(nèi)容”。在教學活動中,做關于家庭成員和最喜歡的水果的調(diào)查可以成為集中活動的一種方式。有些學生可以通過使用目標句型來介紹他們的家庭成員,有些學生可以聽同伴的介紹,并填寫調(diào)查表格。第二,“教師可以通過鼓勵排演和明確組織來幫助孩子們采取有用的策略?!钡谌敖處熆梢酝ㄟ^提醒、建模和提供部分活動來幫助孩子記住整個任務和目標”。在pre-task中,教師通過使用目標句型來介紹他/她的母親,可以作為建模。
二、任務型教學對年輕學習者的幫助
對于一個基于任務的學習方法是否適合小學生,有不同的觀點。當教授年小學生時,教師需要讓他們接觸到大量的新語言(Willis, 1996)。有清晰和熟悉內(nèi)容的針對性任務可以用于大量語言的輸入。教師也應該意識到,學生在英語課上可能會害羞。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信心在其他同學或教師面前使用這種新語言。雖然部分學生在幼兒園里學習過英語,但一些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新的語言,有些學生可能比其他學生更好。當學生們在語言更好的同齡人面前使用這種新語言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尷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結對和分組的工作可以幫助他們減少對使用語言的恐懼(Willis, 1996)。
三、兩種類型結合下的課堂教學設計
本文中,任務和活動將運用一個或多個在英語教學中使用的資源來設計,例如:歌曲、手工、故事。任務的各個階段由三個部分組成:pre-task, task, post-task。
1、pre-task
教師給學生看了一張自己母親的照片。
T: Today, I want to introduce a member of my family to you. She is my mother. I love her very much.
教師重復幾遍介紹,然后把媽媽的照片一個接一個地傳給學生,讓學生“認出”教師的媽媽。在介紹了教師的母親后,向?qū)W生展示了一個蘋果的卡片。
T: Do you know what it is?
大多數(shù)學生會正確地說“apple”。
T: Youre so clever. Yes, this is an apple. My mother likes eating apples.
同樣的,教師應該反復地重復這些句子,并以吃飯的姿勢來做。然后教師把媽媽的照片和一張?zhí)O果的卡片放在一起。
T: She is my mother. She likes eating apples. I love her very much.
然后教師鼓勵學畫出家庭成員和喜歡的水果。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并為他們的任務做準備。將學生的學習背景考慮進去,尤其需要激活孩子的詞匯。如果他們已經(jīng)知道一些英語,可以將他們投入到一個結構化的交際任務中。在pre-task,教師會介紹與家庭成員和水果有關的詞匯,并鼓勵學生認識他們。學生可以掌握他們在任務中使用的目標詞匯的基本知識。
2、task
學生跟讀單詞后圍坐成一圈,手里拿著蠟筆和空白的抽認卡。教師給他們十分鐘時間讓他們畫家庭成員和他們最喜歡的水果。
T: Who is he/she? What fruits does he/she like eating? Do you love he/she?
有些學生可能很快就能完成,教師可以讓他們模仿教師在pre-task那樣介紹家庭成員,并鼓勵學生使用當中所提到的句子。教師還可以不斷重復他的介紹,引導孩子們自己做介紹。
【設計意圖】在這個任務中制作抽認卡可以讓學生輕松地理解單詞的意思。雖然它只是簡單地把單詞寫在卡片上,但學生可以意識到,他們不僅能讀懂單詞,而且還能寫單詞。做調(diào)查將使他們有機會以交際的方式使用目的語,而不是重復句子。雖然學生只是根據(jù)老師的模型來做介紹,但他們介紹的目的是做調(diào)查。進行調(diào)查的學生需要聽取同伴的介紹,并抓住他們填寫表格所需要的詞語。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錯誤的發(fā)音或生詞,他們可以讓同伴說,或者把圖片和發(fā)音聯(lián)系起來,找出單詞是什么。這項任務的調(diào)查對象是語言學目標,以及非語言學目的。與此同時,他們有機會在其他人面前說新的語言。
3、post-task
在調(diào)查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老師沒有在黑板上展示的家庭成員或水果的新單詞。為了完成這個表格,他們可以用中文而不是英文寫下來。當他們填寫大表格時,他們可以寫下他們得到的任何東西。填表后,教師則“拾起”這些單詞,并在黑板上寫下英語單詞。
完成表格后,教師和學生可以從調(diào)查中說出最受歡迎的水果。
家庭作業(yè)布置做一個小調(diào)查,為他們的家庭,他們的班級,或他們的朋友選出最受歡迎的水果。
【設計意圖】在post-task階段,學生需要分享調(diào)查結果,以便在同伴的家庭成員中找出最受歡迎的水果。填滿表格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并獲得成功的感覺。這部分讓學生安靜下來,再次接觸到與話題相關的詞匯。在這項任務中,學生必須四處走動,傾聽同伴對調(diào)查的介紹。同樣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活動中再次平靜下來。在任務后階段,學生應該回到他們的座位上,把他們的結果放在一起。在解決了學生的問題之后,教師答疑并總結出孩子們所學到的東西。在課程結束時,家庭作業(yè)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執(zhí)行任務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是在課堂上使用母語。盡管他們已經(jīng)學習過英語,但理解一個任務的基本指令可能是一個問題。因此,教師可能需要用母語來讓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做些什么。盡管英語浸入式課程的好處,但在漢語教學中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并在學習語言時更加自信。
在活動設計時本著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思維學習的教學理念,以最小資源消耗,換最大教學效益,將語言學習和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課堂活動和教學任務中,努力為孩子們提供一個不斷感知、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 Cameron, L. Organizing the world: childrens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J].ELT Journal. 1994, 48(1): 28-39.
[2] Cameron, L.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M].C.U.P. 2001.
[3] Cameron, L. Challenges for ELT from the expansion in teaching children [J]. ELT Journal. 2003, 57(2): 105-112.
[4] Moon, J.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M].Heinemann.2000.
[5] Moon, J. L2 Children and writing: a neglected skill? [J].ELT Journal.2008,62(4): 398-400.
[6] 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
作者簡介:劉夢詩(1988.10—),女,籍貫:廣東省河源市,學歷: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英國??怂固卮髮W,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惠州大亞灣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