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攀宇
摘 要:在聾校的課程教育中,語言康復訓練課屬于非常重要的課程。通過學習語言康復訓練課,可以讓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得到很大的提升,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有積極意義。而在傳統形式下的聾校語言康復訓練課中也經常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致使學生的語言水平無法得到高效的增長。而在課堂中使用個別化教學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簡要分析了聾校語言康復訓練課中個別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聾校;個別化教學;語言康復訓練課
許多教育工作者均知曉,語言表達能力會影響到學生個人發(fā)展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對聾校學生來說,語言更是其學習與融入社會的重要工具。由于聽障學生的聽覺受到一定的阻礙,致使其無法在自然狀態(tài)下學習語言,也不能感受到周圍豐富的語言刺激[1]。學生也很難與常人進行正常的交往,導致學生的語言能力也一直不能快速成長。因此在聾校教育中,需要加強對學生語言教學的重視,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習慣,從而提高其與他人的溝通能力,促進其思維方式的轉變,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奠定基礎。
一、結合學生的語言基礎來制定個性化語言目標
在聾校的語言康復訓練課中,教師需要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2]。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每一位學生,實現個別化教學的理念。在語言康復訓練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語言基礎來制定適當的語言發(fā)展目標。設定的目標需要具有真實性、合理性,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目標。從學生的短期、中期及長期發(fā)展出發(f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語言發(fā)展目標。同時,還需對每一個學生的語言成長做好記錄,可以為其建立專門的檔案。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的語言發(fā)展規(guī)劃,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獲得循序漸進的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如:語言基礎較好、語言基礎一般以及語言基礎較差等幾個級別,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語言發(fā)展計劃[3]。如:對于語言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并可以與教師完成較好的相互交流。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在達成目標時可以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
二、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構建適當的教學環(huán)境
聾校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與普通兒童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基本上是相一致的,與其基本的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一致性。如:聾生在學習口語時,基本也是從主謂結構出發(fā),直至學習復雜程度較高的句子。而在聾生學習的過程中,其外部語言逐漸向內部語言所轉化,兩者之間需要協同發(fā)展[4]。在為學生進行語言康復訓練課時,教師還需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其構建適當的學習環(huán)境。聾校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與普通兒童基本是一致的,其內心均喜歡較為活躍的課堂。因此,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課堂環(huán)境中獲得語言水平的成長。教師可以將一些常見的實物上都貼上標簽,并在卡片上寫出一些常用語言。也可以在教室為其創(chuàng)建學習園地,使學生可以隨時看與隨時說。教師在課堂上也可模擬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如:吃飯、交談、散步等。通過與實際生活相接軌,讓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學習、掌握語言,進一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三、通過簡練的教學語言來實現個性化語言教學
在對聾校學生進行語言康復訓練課時,教師是其中的主要交流對象。教師在與學生溝通、傳授語言知識時,還需注重自身語言的簡練性。語言簡練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在對聾校學生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時,教師需要注重自身教學方式的高效與形式的簡潔。例如,教師在講授詞語“自行車、摩托車、公交車、轎車”時,主要要求學生記住這些詞語。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式較為復雜,如:這輛白色的電動車是摩托車,它與自行車非常像,大家可以看到上面坐著一位戴帽子的人。教師語言表達得過于復雜,而聾校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復雜,到頭來還不能準確表達出車子的名稱。語言表達的復雜性,干擾詞匯太多會讓學生無法抓住重點。由于聽力上的缺陷,只要稍一走神就不理解教師的話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出發(fā),為學生設計出針對性的教學語言。通過簡練易懂的表達,可以避免給學生帶來過大的困擾。同時,教師也需注意用語言、表情、氛圍來感染學生。
在聾校的課程教育中,語言康復訓練課是其中的重要的專業(yè)課之一,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有重要意義。而在傳統形式下的語言學習課堂中,學生無法受到個體化的對待,自身的語言發(fā)展受到一定阻礙。因此,教師在語言康復訓練課的教學課堂中,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為學生構建出更加高效的教學環(huán)境。從聾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差異性特點,構建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課堂。同時,教師在教學之余,還需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的手語能力。在課堂上與學生保持良好、高效的溝通,做學生的合格引導者。
參考文獻:
[1]陳兢.淺談聽障學生句子的教學策略:句子教學方法和案例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20(12):145-146.
[2]鄢秀紅.聾校語言康復訓練課的個別化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2017,18(31):88.
[3]佚名.等候聆聽花開的聲音:談聾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教學[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35(3):156-157.
[4]劉慶華.特殊兒童個別化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實施[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29(11):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