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的開展,要求學生獲得真實情感體驗?;诖?,本文結合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問題,提出運用情境教育改善作文教學效果,通過加深學生體驗引導學生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并從情境創(chuàng)設、感悟增強、體驗抒發(fā)、情境復現(xiàn)等方面提出了情境教育運用方法,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育;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
一、 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現(xiàn)狀
從以往作文教學來看,教師常常忽略學生體驗過程,一味強調寫作技巧的傳授。針對學生從未體驗過的事物,教師會指導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進行作文內容描述,容易造成學生形成寫流水賬的習慣,無法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表達真實感受。受這一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普遍存在套用各種作文參考書籍中的句子的情況,以至于作文堆滿假話,內容生硬。在素質教育改革推進下,寫作教學開始注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的開展,要求學生運用恰當語言文字表達自身親身體驗,鼓勵學生去體驗,倡導學生寫體驗,以便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能夠自由表達。將學生當成是主體,從學生的體驗著手,體驗式作文教學要求教師使學生獲得直接或間接的體驗感悟,使教師成為學習學習作文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學生取得共同發(fā)展。然而實際上,現(xiàn)階段小學生能夠參與的體驗活動較少。
二、 情境教育在小學體驗式作文中的運用意義
開展體驗式作文教學,前提是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具備觀察意識,形成體驗生活的習慣。而情境教育是一種充滿美感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和諧性,能夠應用感官刺激開拓學生思維,達到增長學生見識的目標。開展情境教育,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完成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指導學生加強觀察和感受,以便得到觀察、記錄生活體驗的習慣培養(yǎng)。將情境教育當成是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切入口,可以直接用情感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進行啟發(fā),使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盡可能的感受生活,獲得豐富的情感體會。情境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讓作文習得變成樂事,促使學生勇敢表達自我,保持思想的鮮活,在領略作文創(chuàng)作真諦的基礎上,實現(xiàn)個性化創(chuàng)作。完成各種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開展趣味性的寫作教學,使學生在多樣情境中進行感受和體驗,在作文寫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從而使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文內容空洞的問題得到解決,促使學生寫作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提高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質量。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敘事,能夠促使學生獲得直接或間接的情感體會。教師通過將寫作技巧轉化為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內容,能夠使學生感受文字創(chuàng)作的豐富層次,在完成寫作知識學習的同時,了解寫作內容和積累寫作素材,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因此加強情境教育與體驗式作文教學的結合,能夠完成輕松、快樂的小學作文習得課堂的打造,促使學生在良好學習環(huán)境中取得成長。
三、 情境教育在小學體驗式作文中的運用方法
(一) 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
在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完成體驗情境創(chuàng)設,以便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得作文創(chuàng)作靈感,在情境中結合體驗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按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還應給予學生發(fā)揮“真情實感”的空間,對學生內在生活體驗進行誘發(fā),為學生提供“我手寫我口”的題目,促使學生根據(jù)已有生活體驗進行作文命題。圍繞作文題目,教師可以完成相應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帶領學生一同走入生活,在產生親切感、新鮮感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空間,使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得到生活體驗的激活。例如,在圍繞“課余生活”這一主題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直接提出寫作條條框框將導致學生思維受到限制,使得原本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作文命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面向學生征求意見,由學生提出感興趣的課余活動。在學生受到“吹泡泡比賽”這一活動內容吸引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營造相應的比賽情境,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并提出比賽規(guī)則和評選方案。在規(guī)定的情境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加強周圍人事物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的觀察,記錄比賽場景和經過。選取的主題還應做到豐富多彩,如生活問題、社會實踐、歷史故事等,以不同形式對學生的參與興趣進行激發(fā)。采取該種措施,教師可以營造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情境,在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素材的同時,使學生體驗得到強化。在學生對主題產生深入理解的情況下,能夠形成內心個性化認知,完成生動形象的語言組織,對自身真實情感進行表達,因此能夠自然而然構思成文。
(二) 借助生動情境增強感悟
網(wǎng)絡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為教師實施情境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運用多媒體實現(xiàn)生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使學生的感悟得到加深,為體驗式作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對多媒體功能進行靈活運用,加強音畫配合,教師可以將學生引領至逼真的情境中。在教學活動組織方面,教師可選擇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將學生目光從周圍生活引向社會。圍繞這一主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完成一個人物故事介紹片段的播放,在學生獲得一定感觸后,教師可以提出“如果由你選擇,誰讓你最感動呢?”促使學生進行作文主題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活動音樂的播放,由學生在音樂中對心中“感動中國”的人物故事進行敘述,促使在回憶中得到感悟的加深,在之后的作文寫作中融入真情實感和新的體會認識。利用多媒體開展情境教育,能夠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情境,促使學生在情境中形成聯(lián)想,得到情感觸發(fā),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實際采用該方法開展教學,教師需要做好情境的精心安排,能夠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細節(jié)處理,以便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體驗中產生直接或間接的體驗感悟,能夠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寫出最親切、最深切的內容。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圖片或流行音樂作品的展示,或者利用游戲活動進行情境作文教學,通過增強寫作的趣味性降低寫作難度,促使學生能夠享受作文寫作過程,能夠融入情境中得到感悟增強,順利完成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
(三) 結合情境感悟抒發(fā)體驗
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還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現(xiàn)體驗活動的延伸,以便使學生從中獲得強烈的感受,能夠產生創(chuàng)作欲望。作為教師,還應避免按照已有教學定勢對學生思路進行牽引,造成學生交流和討論受到了限制,從而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發(fā)揮。為此,教師還應結合學生在情境中產生的感悟組織學生開展互動交流活動,得到體驗抒發(fā)的同時,得到思維碰撞,嘗試將抽象思維轉變?yōu)榱鲿车奈淖?,較好實現(xiàn)情感傳遞。而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可以成為有價值的作文內容,通過互動溝通可以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促使學生身體力行地寫下所見、所聞、所感和所思,在情感波瀾中達到完成具體內容寫作和真實情感表達的作文寫作目標。例如,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一張相片的故事”教學情境中,由于題材貼近生活,容易勾起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回憶,產生傾吐情感和經歷的欲望。作為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敘述機會,由學生各自挑選精美相片向同學展示,講述自身美好回憶。針對學生講述的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重新喚起學生情感體驗。在作文寫作時,學生將產生回到了照片拍攝地方的錯覺,寫出富有趣味的內容。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而小學生接觸的生活較少,限制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組織學生圍繞情境感受進行互動討論,能夠使學生從其他學生的敘述中了解形形色色的生活,在練筆的同時,得到見識增長和視野拓寬,從而在作文中開拓思路,產生作文創(chuàng)作激情。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思維的發(fā)散,并且避免寫作上的雷同,促使每篇文章創(chuàng)作具有生命力,能夠引領學生感受到作文創(chuàng)作的真諦。
(四) 復現(xiàn)作文情境升華體驗
不同學生的個性、愛好、生長環(huán)境不同,促使其在進行同一命題作文創(chuàng)作時將產生不同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的作文風格也存在差異。面對這一情況,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作文展示平臺,給予寬容的評價,還可以引導學生實現(xiàn)作文情境的復現(xiàn),加深與同學間的互動交流,在獲得作文創(chuàng)作樂趣的同時,得到體驗的升華,從而保持較高的作文寫作熱情。例如,在學生觀看報道“老人在公交車上蠻橫搶占小學生座位”的新聞視頻后,學生會圍繞老人德行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提出“公交車上有很多無德老人”“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老人”等觀點。為幫助學生加深作文創(chuàng)作感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取排演方式進行觀點論述,在營造出的公交車情境中與老人展開辯論。在生動的辯論活動中,學生將深受感觸,從多角度思考作文命題。針對不同學生提出的觀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引導學生對原本作文內容進行修改或重新創(chuàng)作,使作文的寫作更具情境性。采取該種教學措施,能夠使學生情感體驗一再得到升華,主動思考作文創(chuàng)作問題,對作文寫作思路進行完善,實現(xiàn)自我觀點的生動表達。在寫作過程中,為實現(xiàn)情感充分表達,學生也會自覺學習抒情、細節(jié)描寫等創(chuàng)作手法,得到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在作文品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借鑒和學習,得到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形成作文寫作的自信心。因此體驗升華的過程,也是學生的美好心路歷程,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完成成長手冊的建立,能夠對作文修改前后的心得進行記錄。將學生在體驗式作文寫作學習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然后組織學生定期回顧,能夠使養(yǎng)成善于反思總結的良好習慣,學生完成從寫作到寫作的平穩(wěn)過渡,得到成就感的增強。
四、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育,能夠使學生在獲得真實體驗的基礎上進行作文內容創(chuàng)作,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一再增強,發(fā)揮作文創(chuàng)作的主動性,學習作文寫作技巧,感知作文寫作樂趣,從而得到寫作水平的提升。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要將情景教育與體驗式作文教學充分融合在一起,利用情景強化體驗,達到引導學生順利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裕珍.情境體驗式作文教學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21):58-59.
[2]朱朝東.探究情境體驗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教師,2017(S1):35.
[3]蘆云秀.小學體驗式作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文學教育,2017(4):80-82.
[4]史艷玲.淺談小學情境體驗作文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8.
作者簡介:
佟明明,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城關區(qū)范家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