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莉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馬寶玉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700)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非常重要,這將會讓學生更清晰作文的受眾是誰,也就是文章是寫給誰看。對于這一點很明晰后學生才會更有針對性的進行習作,文本的質量也會更高。對于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而言,“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要注重引導。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可以一點點深化對于學生們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結合一些具體的題目來讓大家感受到如何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文本習作。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寫作水平與語言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
“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從很多不同方面展開,首先,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深化對于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與滲透。課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非常優(yōu)質的教學范本,這些文本不僅在語言上非常準確與規(guī)范,在文章的情感表達上也十分充盈,最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都有著明確的“讀者意識”,作者在寫作時會有意識的考慮到讀者群體的認知與感受。這便是“讀者意識”在培養(yǎng)時需要著重關注的一點,讓學生知道文章的受眾是誰,要怎樣更好的和受眾群體進行交流溝通,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會更有感染力,這也是“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的意義所在。教師可以在一些典型文本的講解中深化對于文章“讀者意識”的分析,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這些文章的寫作方法與寫作技巧,經過一段時間的有效訓練后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會得到提升。
要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讀者意識”,首先應該從閱讀教學入手,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讀者意識”的教育。我們應該做到,既要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從中獲取思想、情感、道德、文化等信息,又要指導學生認識和學習文本是怎樣運用語言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并積累語言,內化語言,掌握表達技巧,提高語文能力。在學生理解了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為什么這樣寫。這便很好的將文本分析引導“讀者意識”的探究上。對于這些問題展開挖掘會讓學生的“讀者意識”慢慢得到深化,這才是有效的教學過程。
想要深化對于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在作文指導中給予學生一些更有針對性的引導與啟發(fā)??梢源_立具體的寫作題目,讓學生結合題目來分析這篇文章是要寫給誰看,在這個基礎上文章可以如何進行有效的構思,以怎樣的方式行文文章才會更有感染力。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探究不僅極大的促進了學生“讀者意識”的激發(fā),這也會讓學生慢慢學到在明確讀者群體的基礎上有效進行文本撰寫的方式。經過這樣的訓練后學生的文章才會更好的做到言之有物,文章的邏輯也會更加清晰,情感也會更為真實與充沛。
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寫作題目來展開對于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我想對您說》這篇習作,一般說,這里的讀者對象就是文章中的“您”;《我最佩服的一個人》的讀者對象可以是文章所寫的這個人,因為我佩服他,要告訴他,也可以是“他人”,因為我要告訴他人知曉,我最佩服的一個人是誰。有的作文并不能很順當?shù)卮_定讀者對象。我們可以在作文教學中有目的地對原有的作文題目作適當?shù)男薷摹⑥D化,使之適合于確定讀者對象??傊ㄟ^習作的指導,潛移默化地進行對于學生的“讀者意識”的教育,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讀者意識”更為明確,并且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逐漸提升。
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的另一個很有效的模式便是拓寬學生的習作分析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的文章能夠被更大的群體所看到。當學生的文章有機會被更多的讀者讀到時,這會產生一種非常積極的影響,會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讀者是誰,怎樣和讀者溝通,這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組織與創(chuàng)設更多學生的習作交流與展示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更多習作活動中來。這首先是對于學生習作興趣的一種有效激發(fā),能夠調動學生內心的寫作熱情。同時,這也是為學生的習作展示提供的一個極大的空間,能夠讓學生的習作被更多讀者看到,學生間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將會有更多好的探討,學生也能夠從其他同學的優(yōu)秀習作中學到好的寫作經驗。這些都是對于寫作教學的一種很有意義的輔助。
教師可以在教室和走廊開辟學生佳作自由張貼的園地,鼓勵他們修改張貼、懸掛,讓更多的人看到學生的作文;也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編小報、習作選,并展示最佳作品,讓學校黑板報、廣播站、電視臺多采用學生習作,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類習作競賽;教師還可以指導幫助學生向各種學生作文刊物、有關報紙投稿,讓學生的習作在更大范圍展示交流;也可以讓學生直接交流作文得失,請對方的小朋友給自己的習作寫批語、提修改意見等。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作文交流的平臺,對于深化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小學作文課程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有著很重要的教學作用與意義。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文本教學給予學生相關的引導,也可以在習作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地展開對于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習作分析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的文章能夠被更大的群體所看到,這對于深化學生“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同樣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