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 劉媛媛
孩子天真可愛,笑容清甜,靈魂干凈,聽他們咿咿呀呀地說話,唧唧咯咯地笑,簡直是一種享受。教師的任務是陪伴并引導這些可愛且稚嫩的靈魂健康成長。大學畢業(yè)后,我充滿激情地走上了三尺講臺,成了一名小學教師。8年來,我秉承“要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摯愛、勤奮和奉獻去詮釋教師工作的偉大與不凡”的信念,在工作中,每接手一個班,無論多忙,我都會盡快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找到和他們能夠融到一起的契合點。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確,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心與心的交流。教師只有具備仁愛之心,以情動人、育人、化人,才能走進學生心里,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作為一名教師,應盡力平等地愛每個學生,用師愛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把愛每一個學生作為工作的核心。特別是在對待后進生的問題上,應傾注更多心血。那么,如何轉化后進生呢?盡管后進生身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他們活潑好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和興趣。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力,并創(chuàng)造機會使后進生的特點和長處得以施展。當他們取得成績時,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樹立自信。班上曾有個學生厭學,常借故請假,我主動找他談心,鼓勵他堅持到校,學習稍有進步,就打電話告訴家長,并利用周六時間到他家家訪,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幫助他樹立信心。我曾經教過一個因調皮在全校都非常有名的學生。剛接班時,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上課遲到,與同學打架,經常違反學校紀律。為了幫他改掉身上的這些毛病,我多次與他談心,但效果甚微。為了幫助、感化他,我選擇正月十五那天到他家家訪。在這家家團圓的日子,老師的到來給了他很大的鼓舞,深深觸動了他的心,家長也為之感動,表示一定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轉化工作。
每次接手新的班級,我都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由班委會起草、學生討論,共同制訂適合學生的班規(guī)和班訓,并在不同情境下制訂不同的奮斗目標。如在行為規(guī)范、學習、面對困難、參加活動、與同學交往中,都有具體要求。在班級管理上,通過“課堂日志”“班長輪流制”等方式,發(fā)揮班干部的骨干帶頭作用。我還經常與任課教師溝通學生情況,及時提出不同的教育對策,定期向家長開放,展示班級風貌,充分利用微信群、家長會、開放日、家訪等調動家長參與班級的教育活動,形成了以班主任為核心,班干部為骨干力量,任課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教育集體。
為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榮譽感,我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區(qū)、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參加校園情景劇、校園藝術節(jié)、學農、運動會、班級文化展示等活動中,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多鍛煉,多提高??傊?,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件容易事。作為班主任,只要抱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態(tài)度,以對事業(yè)的愛、對學生的愛為主旋律,用“心”譜寫自己的教育篇章,你就會有無窮的干勁和樂趣。你就會為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付出著、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