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綿
(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弄島鎮(zhèn)雷允小學,云南 瑞麗 678603)
從德宏州少數民族地區(qū)小學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來看,學生學習語文缺少主動性,積極性,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如何才能是這些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變成主動狀態(tài)。
我所任教的學校是德宏州瑞麗市弄島鎮(zhèn)等嘎小學,有學生102人,景頗族有91人,占89.2%對于景頗族地區(qū)小學的教師來說,語文學習成了一大難題。一方面,學生從小就只會說景頗語在語言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障礙,而再教學中由于教學進度,要求的壓力,語文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給他們先學會漢語在講教學內容,給他們造成了學習上的困難。另一方面,學生都是生活在貧困的山區(qū)和外界接觸非常少,苦于對語文中各種知識不能夠理解,感覺不能逾越,望而生畏,因此,語文成了“攔路虎”教師為了教好語文,想方設法付出很多的努力,但常常是徒勞無功,根據對本校的語文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我們對此有了更深的認識。
景頗族小學生學習語文在家庭方面,社會方面,教師方面,學生方面都存在著一些主觀和客觀的問題。
1.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學情境是教學雙方情感、認知、行為和環(huán)境的有機統(tǒng)一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師生進行情感交流、思維互動,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利用學校有限的多媒體現(xiàn)代教學手段,通過畫面音樂等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例如:《觀潮》一課描寫了錢塘江大潮之壯麗與雄奇。學生多數沒有親眼目睹過這種罕見之壯觀景象。在學習這一課“潮來之時”一段時,一位老師讓學生先回憶瑞麗江漲水的情況,再觀看錄象,然后閉上眼睛,聽潮水奔騰、沖擊之錄音,想像潮來時之氣勢,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中的描寫,最后,談出自己的體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們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
2.找準切入點。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具有隱蔽性,只要我們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加于指導,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就能成為學習的積極因素。例如,本班的“調皮大王”翁草,我不是將他看死,而是尋找他的閃光點進行表揚,最后他的改變最大。
大家知道,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地認讀、反反復復地抄寫,這樣很有可能挫傷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運用實物、模型、形象化的語言等直觀手段進行識字教學,既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又能啟發(fā)獨立思考能力;既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增強記憶,又能誘發(fā)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
我在班上開展了“啄木鳥”檢字活動。在識字的過程中,學生寫錯字是避免不了的。教師標出學生易錯的例子,讓學生當醫(yī)生,學生上前改正。小醫(yī)生們或者擦去多添的筆畫,或者用彩筆補上缺少的部分,或者把部位不對的改正過來。如果沒改對,讓另一名學生再改。
寓教于樂的方式是很多的,只要教師根據現(xiàn)代教學論的思想、學生的年齡特征、教材的內容及其它方面的條件,找準切入點,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一些寓教于樂的方法,就會使平白的說教變得生動有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巧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國學者鮑門說過:“理想的教師應當達到藝術化的教學水平,善于利用幽默來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更好?!痹谡Z文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風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話、詼諧的語言、膾炙人口的詩詞等,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課堂氣氛由沉悶到活躍,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更積極地投身于知識的海洋,使學生在發(fā)笑的同時,領會幽默本身所蘊涵的哲理。
4.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
小學不但對新、奇的東西感興趣,利用這個特征有利于教學。這樣,利用興趣促進了教學任務的完成。有一次我去弄島中心小學聽課,看到執(zhí)教老師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小組各取一個響亮的名號而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貋砗?,我也嘗試利用這種方法,沒想到,學生對這個外號感到興趣,為了不讓本小組在各個方面落后其它小組,他們充分合作,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而且,小學生的好勝心強,喜歡比試競爭,引入競爭機制可以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語言文字的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我們可以利用課堂表演、組內比賽、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給學生以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語文課教學大多數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在課堂上學生們通過聽一聽優(yōu)美的詩歌,做一做有趣的表演,畫一畫美麗的插圖等途徑,走出一條輕松、愉快的學習道路。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要得以應用,那么我們必須開展積極有益的語文課外活動。如:在班上成立朗讀小組、講故事、自辦黑板報、每天小廣播等等。
學生初步獲得語文學習興趣時更不滿足課文的學習,大千世界,所有怪事,風云奧秘都會把學生從囿于課文學習中吸引出來。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生動的歷史、民間傳說、科普等課文故事激勵學生課外的閱讀興趣,把學生最感興趣的自然現(xiàn)象,宇宙奧秘等問題懸掛在高高的課外書上,觸動學生揭開答案的好奇心。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谖疫@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得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主動地學習語文,才能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從而把語文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