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不易文
“若有人欲快睹我書不難,唯日以南酒燒鴨子享我,我即為之作書云?!闭f此話的是曹雪芹,可見他當年嗜食鴨子。他在《紅樓夢》里寫了不少鴨肴,這很自然,如賈母的夜宵當中就有鴨子肉粥;柳嫂子給芳官送去的飯菜中,也有一碗酒釀清蒸鴨子。
《紅樓夢飲食譜》的作者是秦一民,他曾經(jīng)做過飲食管理工作,并有著豐富的烹飪經(jīng)驗。他依據(jù)《紅樓夢》中的“酒釀清蒸鴨子”,提出了兩種蒸法:一為水蒸,一為干蒸。
我讀到這里時,忽然有一試的沖動,于是便依樣畫葫蘆地做了一回。
我買了兩只芙蓉鴨腿,再去超市買了瓶成都產(chǎn)的原缸酒釀,按秦一民水蒸法操作:“……切成大塊,用鹽和酒釀汁拌勻腌片刻,隨后顛翻揉捏以使調(diào)料入味。接著把鴨塊皮肉向上碼放在大湯碗里,上擺香蔥二三棵和生姜三四片,入籠蒸之。倘若不是急于上桌,那最好先腌兩個小時再入籠,這樣可使鹽、酒充分地滲入。鍋要蓋嚴,連蒸三四個小時才能使肉爛熟,出籠后揀去蔥姜?!蔽也还庥镁漆勚?,也帶一點酒釀。蒸的時間不必太長,因為鴨腿較嫩。我嘗了嘗,發(fā)覺鴨腿略有膻味,看來光靠酒釀還不足以除異味,要另外倒點料酒。
酒釀作為調(diào)料在江南一帶是流行的,我和一幫朋友聚餐于某一家,有位紹興籍朋友帶來“酒釀毛豆”,我頭一次吃,就問他這是哪兒的菜?他說,他母親是蘇州人,愛吃甜。他閑來愛入廚,常做此菜。上海的一些飯店也有推出“酒釀帶魚”的,以后又發(fā)展成了“酒釀圓子燒帶魚”,為海派創(chuàng)新菜。
蘇南地區(qū)不少菜略帶甜味,對北方人來說,“酒釀毛豆”尚能忍受,“酒釀帶魚”恐怕就不太習慣了——帶魚從來只有咸味,豈能帶有較強的甜味!不過可試試“酒釀清蒸鴨子”,風味不錯呀!
“乾隆美食”是店名,它所供應的是否都是乾隆吃過的,這不必刨根問底,向皇帝老子借光而已,就像紹興菜館“孔乙己”,借的是魯迅的光。如若供應的是紹興鄉(xiāng)土菜,那菜館名“閏土”也行。
“乾隆美食”有一款菜叫“稻草肉”,外觀如“東坡肉”,不同的是它被稻草捆扎著,有稻草香。
由“稻草肉”,我想起了“稻草鴨”。
前年,我去蘇州探望一位從事烹飪工作的文友,他請我去太監(jiān)弄一家蘇幫老飯店吃午飯。桌上,我對“醬油蝦”特別感興趣,這道菜是蘇州特有的。更讓我欣喜的是“稻草鴨”,因為我聞所未聞。
上來一只不大的鴨,用新稻草包扎著,此鴨潤香不膩,又很鮮嫩,略有甜味,很合我的口味。
我了解到此鴨的制 作關鍵是老鹵。據(jù)制作者介紹,老鹵已有六七年了。至于是如何配制老鹵的,那是商業(yè)機密,不能過問。
“稻草鴨”也在南京的“錢塘人家”大酒店出現(xiàn)——它在舉辦“江浙土菜美食節(jié)”上列入了菜單。上海有些杭菜館也推出過“稻草鴨”,是用稻草包扎后上籠蒸的,食時須拆去稻草。
有一鴨讓我注目,即番鴨。它易于辨認:紅臉如關公,嘴邊長瘤(公鴨尤顯著)。在江南見慣白鴨、麻鴨,偶見番鴨,覺得很怪!時至今日,閩粵不以為奇,江南卻少見。我困惑,它是瘦肉型良種,何不引進?英國良種鴨“櫻桃谷”尚且被引至上海的橫沙島,豈非舍近就遠。
番鴨原產(chǎn)美洲,生長快,易肥育。公鴨重達4.5公斤,可與家鴨雜交,所得雜種為“半番”,也叫“騾鴨”。這種鴨性馴良,堪粗飼,生長快,肉質(zhì)佳。
我初嘗此鴨還是在1991年春,那次是去福州看望同窗,其妻所烹之鴨即為番鴨。番鴨胸脯之肉尤精且厚,吃著鮮嫩不肥膩。
首見活番鴨是在2000年,我和友人們?nèi)フ惚钡拈L興,其北與江蘇交界,有一村莊曰顧渚,是紫筍茶產(chǎn)地,這里的茶被陸羽評為“天下第二”(第一是四川蒙山的“蒙頂甘露”)。我們參加農(nóng)家樂,有吃有住又有玩,回去之前我不忘購茶(還向茶農(nóng)要了棵小茶樹)和買番鴨——當?shù)厝硕囵B(yǎng)這種鴨。宰殺后掏凈內(nèi)臟的番鴨每斤賣8元,比一般的鴨貴。其后,我在上海一家超市發(fā)現(xiàn)有活番鴨,我問賣主來自何方?賣主是江蘇南通人,說是來自他家鄉(xiāng)。由此可知,江浙也有飼養(yǎng),只是不成氣候。那年,曾隨一茶友去他的家鄉(xiāng)掃墓,他是江蘇常州豐宜人,那兒的農(nóng)戶生活富裕,家中養(yǎng)著成群的雞鴨,我去看時竟在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番鴨。不久前,我又去浙北的長興,也就是離顧渚不遠的八都內(nèi)參,住進紫云山莊,主人竟對禪學有興趣。他的院子還未完成,希望我?guī)退O計,我沒這種能耐。我在觀看時對院子內(nèi)的一只烏骨雞雛感興趣,還有就是一只番鴨!奇怪的是怎么都只有一只,我沒細問。
我做過兩回“紅燒番鴨”:把它切成大塊,放鑊中,不加水,只加紹酒、醬油與桂皮,大火煮時鴨塊里邊的水分盡出,滾后改文火煨,加糖煨至鹵干即得。每次燒好時,我必召來女兒、女婿,因為他們愛吃。有人賞識,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