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紅
(婺源中學,江西上饒 333200)
有效的班級制度對提升班級日常管理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促進良好的班風建設均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以及個人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談談對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的一些看法。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旺盛期,他們思維活躍,行動力強。此時的他們若發(fā)展得好,將會為人生奠定堅實之基;反之,則容易叛逆,以至于走上發(fā)展的彎路。而班級管理制度正是引導初中生合理約束自我言行、自覺維護班級秩序、自覺參與班級事務的準則。班級每一名成員都應當自覺遵守班級管理制度,主動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根據制度內容側重點的不同,可以將當前初中班級管理制度劃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班建事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委職責及考評、班干部發(fā)展、班委改選等方面;
二是團建事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團員發(fā)展規(guī)定、團干部工作職責、團員理論學習要求、思想匯報制度以及團支部建設等方面;
三是生活事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衛(wèi)生制度、作息規(guī)定、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四是班務事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自習紀律管理、作業(yè)要求規(guī)范、課堂紀律管理、考試紀律管理等方面;
五是財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級活動經費管理、班費收繳、班費使用等方面。
從當前初中班級制度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盡管班級制度基本覆蓋了班級管理事務的方方面面,但事實上,在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還是出現了諸多問題,導致制度成了一紙空文。大致上,可以將出現問題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是班級內的“主人”,班主任的工作應當是引導和監(jiān)督班干部以及學生們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但是,由于大多數班級制度的落實監(jiān)督都離不開班主任的督促和要求,久而久之,學生們對制度的敬畏心轉變成了對班主任的畏懼心理,使得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過于單一,降低了制度的權威性和管理的規(guī)范性。
班級制度的落實,離不開班干部的積極工作。但是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長、副班長以及團支書等班干部掌握的管理權力過于集中,導致其他很多班干部無法利用相關制度開展管理活動,限制了這些班干部的能力施展。
在初中班級推行制度化管理,需要每一名班級成員都能正確和深刻地理解制度的嚴肅性,把握制度管理人性化方面的尺度。但事實上,初中生的管理經驗非常有限,他們很難在制度落地的過程中把握好相應的尺度,往往會過分強調管理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導致班級管理過程失去了應有的靈活性,引發(fā)班級成員對相關制度的厭煩和抵觸情緒。
班級制度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提升班級成員的凝聚力,并引導到實現班級管理目標的具體行動上。但是因為在班級制度落地的過程中,大多數沒有擔任班干部的普通學生對班級事務的參與度普遍不高,造成了班級制度成為擺設、班級成員凝聚力不強的現象。
進入青春期之后,大多數初中生都會因為情緒的波動和自我意識的快速覺醒,而對不能理解自己的人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而家校共建,是讓初中生順利度過青春期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當前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往往不是常態(tài)化的,這就導致了家?;用摴?jié),給初中班級制度建設造成了負面影響。
針對當前初中班級制度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優(yōu)化改進。
班主任是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的指導者,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建設者,是學校管理思想的貫徹者,也是聯(lián)系科任教師的紐帶。班主任與學生接觸多,能夠及時掌控學生出現的問題,從而在班級管理制度落實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升制度的效果。
學校應實施班級制度建設效果月考核制度,通過對衛(wèi)生管理、紀律管理、出勤管理等方面的考核,強化對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監(jiān)督考核,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班級制度建設,提升班級制度的效果。
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任何一項班級管理制度的落地,都離不開班干部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科學培養(yǎng)和選拔的方式,有效調動和發(fā)揮具有良好品行的優(yōu)秀班干部的潛力和影響力。同時,讓心思縝密的學生、樂于助人的學生、踏踏實實的學生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優(yōu)秀班干部的帶領下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只要班干部能夠認真執(zhí)行班級管理制度,久而久之,班級內的普通學生就能認真執(zhí)行班級管理制度,這無疑對班級管理制度建設會起到積極作用。
良好的班風形成離不開人性化的班級管理。而實施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就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可以通過建立積分制度,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積分激勵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班風,改變部分學生偏科的現象,能活躍課堂氣氛,將班級發(fā)展帶入到良性循環(huán)中;能促進班集體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形成嚴格的組織紀律,促進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皮亞杰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chuàng)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卑嗉壒芾碇贫纫残枰獎?chuàng)新,有效的班級制度不僅要適應班級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要有動態(tài)發(fā)展和完善的功能。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多媒體班會制度,在每周的班會上,利用多媒體課件將班級日常管理的績效進行動畫展示,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為班級發(fā)展做出的貢獻,都能針對班級情況提出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的建議。
由于多媒體課件比常規(guī)班會說教生動、具體,因此,學生的參與班級事務的熱情和關注度都會提升,班級管理制度也能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
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加強家校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常常有不穩(wěn)定的心態(tài)。情緒的不穩(wěn)定,再加上與家長交流機會的缺失,加劇了學生們的孤獨感。而建立以家長簽字制度為核心的常態(tài)化聯(lián)絡反饋機制,可以在家長和學校之間建立一個互動的溝通渠道,將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老師對學生的關心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孩子提供一個與父母溝通的機會,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爭取學生、家長與老師三方達成共識,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要做好初中班級管理,班主任平時一定要留意觀察、了解、掌握每位學生的個性,注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建立合適的班級管理制度,盡可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特長,取得盡可能多的進步。
初中班主任只有真正在建設、完善和實施班級管理制度上下大功夫,才能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掌握主動,建立真正和諧健康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