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南京一中明發(fā)濱江分校 徐 星
幾何學是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初中階段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似三角形更是幾何學中的重中之重,提升相似三角形的教學質量有助于初中生幾何素養(yǎng)的提升。相似三角形的教學需要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征和規(guī)律,由相似概念深入到相似判定和經典例題講解,再結合有效的課后訓練,由淺入深地引導初中生從本質到應用逐漸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知識點,全面提升初中生在該部分內容的得分率。初中數(shù)學教師立足于教學實踐,針對初中生難以理解的相似三角形概念和判定定理,系統(tǒng)歸納和總結,把該部分內容優(yōu)化整合為一個整體有規(guī)律的內容,使得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初中數(shù)學教師要通過實踐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用自己的教學技巧幫助初中生突破相似三角形的重要知識點。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初中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利用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化場景是增強學生理解的前提。三邊對應成比例和三組角對應相等的三角形稱之為相似三角形,概念的精確把握需要引導初中生正確理解相似的含義。生活中相似的概念隨處可見,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理解有助于促進初中生對相似三角形的定義的認識更加深刻,從而從源頭和本質上提升相似三角形的解題能力。
教師可以挑選初中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幫助其理解相似概念,把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定理。比如生活中的雙胞胎非常相像,這就是相似概念最直觀的理解,擴展到相似三角形中主要有六要素。數(shù)學概念和生活經驗是有著本質區(qū)別的,只有滿足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對應成比例和三組角對應相等的圖形才是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掌握是學習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前提,更是指導初中生解決相關相似三角形問題的基礎。有效的生活實踐經驗應用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了初中生概念理解和解題能力提升。
創(chuàng)設一個有效的相似三角形教學情境,有助于推動初中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提升聽課效率。數(shù)學課堂主要包括三個主要內容:課前預習、課堂導入和課堂教學,這三者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初中生耳熟能詳?shù)娜の缎詥栴}引導其學習情感,課堂教學中更要圍繞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展開通俗的教學,激發(fā)初中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學科興趣,呼喚出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增強初中生的課堂知識掌握能力。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引導初中生學習情感,推動個人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進程。
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示思維導圖和系統(tǒng)化的判定方法總結,增強初中生的課堂興趣和投入程度。如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原理是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具體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提供兩個直角三角形供學生思考和探究,提出“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幾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使得初中生的數(shù)學學習欲望被充分激發(fā)。
課后訓練是初中生強化相似三角形判定的主要途徑,有效的解題技巧歸納和解題思路總結是增強初中生解題能力的關鍵。教師設置的課后訓練題要具有代表性,圍繞初中生不熟悉的判定定理進行訓練,要求學生在解題時把握判定相似的核心因素,擴散思維和增強思維的靈敏度,訓練是提升初中生知識熟練度和解題能力的必備途徑。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歸納總結,尤其是兩個三角形對應邊、對應角的混淆,強化訓練在于把初中生的知識內化為具體的解題能力,從知識應用的實踐性和價值出發(fā)提升初中生的數(shù)學核心能力。
例如,教師在設置相似三角形課后訓練題目時,精挑細選具有代表性的題目來規(guī)范初中生的解題思路。如“△ABC和△DEF相似,那么對應邊AB和DE,AC和DF以及BC和EF對應成比例,對應角∠ABC和∠DEF相等”,這是兩三角形相似的規(guī)范寫法。初中生在解題過程中要有對題目的敏感度,歸納出類似題目的主要判定定理,強化初中生的數(shù)學解題能力。訓練的目的在于提升初中生的應用能力,有助于初中生突破教學難點。
總而言之,初中教師要重視相似三角形問題的教學,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引導初中生系統(tǒng)掌握該部分內容,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也影響著學生的聽課效率,提升相似三角形的教學效率也要從這方面入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