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葉
摘 要: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能夠讓學生通過積極的參與、友好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所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加強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從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多個因素入手,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5-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5.03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課程也被教育部列入必修課范疇。據(jù)了解,信息技術的課時普遍較少,基本上是每周一節(jié)課。那么,如何在這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既完成教學任務,又讓學生有所收獲?打造高效課堂是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如何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來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接下來的內(nèi)容中,我將主要分享自己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l(fā)。
一、 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根據(jù)情況安排相應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nèi)容
教師是面向高中學生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因此在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指導之下,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學生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表現(xiàn)的參差不齊,這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夠在教學中采取適當?shù)姆绞?,給學生提供各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因此,首先,教師要主動地去接近學生,與學生談心,了解他們以往的學習情況,了解他們對于這門課程的基本認識和觀點。其次,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課程的優(yōu)勢,利用調查問卷、論壇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論壇中給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板塊,同時讓學生之間互相了解,為教師的教學設計、學生之間的分組提供依據(jù)。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板塊中分享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方便大家相互借鑒,共同學習提高。這樣,在經(jīng)過了前期充分的了解以后,教師在給學生安排教學任務之后,學生完成起來就會更加容易,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分組學習中,學生處于同類水平的幾率也會大大提升,從而提高整個小組在完成任務時的默契度。
二、 要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由淺入深地布置給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學習講究的是循序漸進,講究的是先學習的知識為以后學習的知識做好鋪墊。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要采用這樣的順序,因為這樣的順序才是科學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nèi)容。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需要按照教材上的內(nèi)容來進行教學安排,然而這樣做遠遠不夠,因為,按照教材上的內(nèi)容可能并不能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教師都要盡可能地給予因材施教的教學活動,既要照顧到全體,又要照顧到學生個人,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才是最為科學全面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可以先從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出發(fā),給他們安排一些比較淺顯的任務。當然,這樣淺顯的任務也要有適當?shù)碾y度,否則學生會感覺毫無興趣,不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然后逐漸地提高任務的難度,學生在這樣緩慢提升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提高自我的綜合素養(yǎng)。
三、 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需要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需要教學方法的靈活實踐
作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要時刻牢記誰才是學習的主體,誰才需要在課堂中為自己的學習負更多的責任。雖然說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然而如果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不出來,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得再強,教學的效果也非常微弱。所以,高效課堂的構建首先要解決學生主體作用發(fā)揮的問題,要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有目的有計劃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yǎng)。在課堂之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靈活的方式向學生布置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了關于“搜索引擎”的知識以后,我設計了這樣的任務:1.今天這節(jié)課,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如果有一個團隊要來泰山旅游,作為導游的你應該做哪些工作?準備怎樣講解?”最后以小組為單位評價。2.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關你研究性學習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并將你認為有研究價值的內(nèi)容保存下來。這樣的任務設計,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的基本設計思想。在這樣的任務指引之下,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了出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角色更好地體現(xiàn)了出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參與到教學方法的實踐中,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他們可以綜合多個學科的內(nèi)容,參與到高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所以,要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意與想法,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創(chuàng)新想法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改革當中來,從而釋放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多的活力。
四、 高效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先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要想變得更加高效,就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那些本身對信息技術學習有強烈興趣的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提升,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強烈的成功感、收獲感;將那些對信息技術學習沒有什么興趣的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提高他們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講解“Word中如何插入圖片”知識內(nèi)容時,可提前準備一些學生參加的團體活動的圖片,如學校運動會、足球賽、辯論會等,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編輯描述性文字,最后將圖片以各種插入方式展現(xiàn)在Word文檔中,并組織學生對插入效果進行比較,有選擇地引入不同插入圖片效果的內(nèi)容。這樣的制作活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帶著相對濃厚的興趣去制作圖片展示內(nèi)容,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熟練地應用office系列軟件。所以,在教學改革工作中,教師要進一步拓寬教學的渠道,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應用的廣度,提高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
總之,高效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建設,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教師要不斷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葉步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3).
[2] 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研制省思[J].電化教育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