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蕓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課改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也要全面貫徹落實生本教育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教學經(jīng)驗和相應的教學案例,就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當前新課改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要求。眾所周知,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理解和吸收知識,這個過程是語文老師無法取代的過程。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老師要運用生本教育理念,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概述
顧名思義,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的一種教育理念。與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生本教育理念蘊含了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也就是說,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學習視為教學的基礎,注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的調(diào)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的主人,做學習的主導者,而老師只是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這種新型教學理念能夠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帶來的各種弊端,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究和學習,讓學生對真善美的內(nèi)涵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巨大的差別。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語文老師一般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處在一種機械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吸收和內(nèi)化的知識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自我體會和感悟的過程,如果語文老師代替學生去完成,閱讀教學將會毫無意義。因此,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采取生本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生本教育理念的出發(fā)點和中心是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就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用多媒體教學使文字變成畫面在我們的眼前動起來,能使學生有一中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使用多媒體畫面展現(xiàn)一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小女孩,沒穿鞋走在街上,以及凍得瑟瑟發(fā)抖蜷縮在墻角,還有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她渴望的美麗幻境,可以很直觀地讓學生同情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同時也能激起學生對那個冷漠社會的憤恨。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學效果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要實現(xiàn)生本教育理念,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活”起來,就要讓學生大膽表現(xiàn),把老師當做朋友,在這種團結、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興趣也會更加濃厚。通過師生平等對話,真誠交流,順利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徹,甚至能把閱讀的內(nèi)容運用到實踐中,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比如在教學《中彩那天》一課時,當閱讀到父親面臨道德難題難以抉擇時,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到底該怎么辦?并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時候整個課堂沸騰了,同學們討論的熱火朝天,各抒己見。這樣的課堂效果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格,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誠實、守信的高尚人格。所以我們要大力提倡團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真正實現(xiàn)以人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3.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
生本教育思想重在突出學生的個性,學生有著共同的學習經(jīng)歷,所以,彼此之間的學習感受和心得更容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教學的需要多開展小組討論,集體探討,增進學生之間團結合作意識,發(fā)揮團隊合作的作用,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我們的教學在熱烈的討論中有序進行。比如在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時,老師提出問題:課文中一共講了幾種民居?每種民居都有什么特點?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在組內(nèi)進行交流討論,同學之間互相討論,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這樣不僅使每個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加深了理解,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互相了解,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4.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要鼓勵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從不同角度、多領域擴大閱讀范圍,要求學生能夠靜心閱讀,深入領會閱讀的思想內(nèi)涵。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能汲取各個領域的知識,使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富的同時能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能對人類社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使他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經(jīng)過大量閱讀的人,滿腹經(jīng)綸,談吐不凡,看問題不僅深遠而且還很透徹,考慮問題往往全面、周到,不管做大事還是干小事都能取得成功。另外,語文是其他各個領域的基礎,閱讀理解能力強的人在其他領域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強,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清晰。要想培養(yǎng)出條理清楚、思路清晰的學生,教師要從不同的領域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從小樹立起創(chuàng)新觀念。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在改變,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建立新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生活應變能力得到提高,這樣也就實現(xiàn)了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技術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06):116-121.
[2]程大妹.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成功(教育),2013,(2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