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輝
摘 要: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個異常復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各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行為素養(yǎng)、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yǎng)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fā)揮出來。
關鍵詞:家庭教育;溝通交流;多方位;彩虹橋;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的老師,我深深體會到家庭教育工作與學校教育工作的密切聯(lián)系,工作中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準則,積極地爭取家長的支持、理解和主動加入,并在學校的帶領下以提升家長素質為目標,加大力度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工作,引導學生家長為孩子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環(huán)境,提高家長科學教育的水準。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架起一座彩虹橋,讓孩子多方位地成長。
一、用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武裝自己,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人的一生中最早期的奠基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也是聯(lián)系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梁與紐帶,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深感覺到在家庭教育方面跟上時代發(fā)展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努力拓寬自己的視野,大量閱讀當前最新的關于家庭教育的書籍,并結合學生的現(xiàn)狀給每一位家長提出關于家庭教育的建議,介紹針對孩子個性差異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使家長在家里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也使自己的學生在家里能夠得到相對較好的家庭教育,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班上的小明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其感情較為脆弱,在和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常要同學讓著自己,易與同學產生矛盾,覺得自己很可憐。學習時遇到困難后很難振作起來解決問題,成績不穩(wěn)定,甚至有時有逃學的念頭。于是,老師和孩子家長溝通交流,除了讓家長平時生活中多關心孩子,還給家長推薦閱讀《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單親媽媽教子方案》《常青藤式精英教育》等書,一學期之后孩子的變化特別大。
二、尊重家長,加強家校溝通
我認為完美的教育應當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構建而成,學校始終處于引領作用的位置,尤其是對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而言,學校和老師更具優(yōu)勢,因此,我把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當作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首先是尊重家長,加強溝通?,F(xiàn)在班里有50多名學生,學生家長的組成也非常復雜,我先是摸清家長的具體情況,再因人而異地提出一些符合每個孩子和家長實際情況的家庭教育建議。我也會利用每次召開家長會的機會盡量多和家長溝通,給他們講述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讓家長根據(jù)孩子近期的情況開展家庭教育,及時糾正孩子的一些壞習慣,讓每個孩子都能發(fā)揮所長。我建議家長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盡情玩耍;一學期一定找出空閑時間和孩子一起認真讀兩本書;一學年利用空閑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學會一項體育技能;讓孩子知道他在家長的心目中始終是第一位的。玩耍時,家長一定要保持愉快心情而非應付,讓孩子知道你非常樂意與其在一起。除此之外,還利用學校搞活動和放學時的零散時間與家長及時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F(xiàn)在作為班主任的我已成為家長們的知心朋友,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出現(xiàn)了問題,都能第一時間打電話和我交流。
目前孩子們已經進入了小學高年級階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家長們也普遍為孩子難管而頭疼,尤其是一些生了二胎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顯力不從心。班里有一部分孩子在家里生了二胎之后,學習和各方面有了明顯的下滑,面對這種情況我積極地為家長排憂解難,使家長和孩子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經過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許多孩子有了明顯的進步,不僅在學習上更努力了,還懂得關心和愛護他人了。
三、開展豐富的家教實踐及親子活動促進親子關系升溫
記得孩子們剛入學時,我就要求家長和學生共同制作了一張關于家風和家訓的圖表,讓家長和學生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根據(jù)學校的要求,每個班級的家委會每年都要組織一次家校互動親子活動,我也會以這些活動為契機,增進孩子和家長的感情,讓他們都看到對方更好的一面。上學期,我們班組織了一次親子拓展活動,活動中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了一些競賽項目,在比賽中孩子們感受到了與家長一些奮力拼搏的激動;感受到家長和自己團結一心才能取得勝利;也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愛;家長在活動中看到了孩子勇敢、堅強、友愛以及不服輸?shù)囊幻??;顒咏Y束后家長和孩子都收獲頗豐,感覺深受教育。
總之,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方面,作為教師的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還很重,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契機,不斷探索家庭教育工作思路,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豐富活動內涵,為推動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繼續(xù)努力!老師和家長為我們的孩子架起一座彩虹橋,讓孩子們多方位地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紅,周俊華.家校共育,成就學生:家校聯(lián)動教育案例分析報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8):216-218.
[2]傅國亮.中小學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教育科學研究,2019(3):94-96.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