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陶行知“即知即傳”的教學模式也被稱為“小先生”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教學知識之后能夠自己當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別人,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育學家認為學生只聽老師講只能掌握所學知識的5%,而如果學生能夠跟著老師做則能夠掌握所學知識的50%,如果學生能夠從所學知識提煉出新的知識則能夠掌握所學知識的70%,而如果夠教別人做那么能夠掌握所學知識的100%。所以陶行知“即知即傳”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即知即傳”的學習習慣,應當不斷提高學生當“小先生”的學習熱情。而如果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必須能夠真正掌握學生的需求點。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是形成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其主要心理特點是已經(jīng)擁有了獨立的意識,擁有自身價值觀,對學習成績和集體地位、人際關系更為重視。所以教師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出發(fā)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在教學過程中推行“小先生”制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只有教師能夠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在小學教學科目中,語文是小學生日常使用最多的學科。小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由于生長環(huán)境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很多學生甚至已經(jīng)開始能夠自己梳理學習內容。在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主要通過教師的講授來被動地獲取知識,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要求學生能夠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從被動變?yōu)橹鲃印!靶∠壬苯虒W手段能夠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深對于語文知識點的理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中可以得到角色互換多方向互動的機會,發(fā)揮自我特點,主動預習,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并且解決問題,通過“即知即傳”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學會傾聽善于思辨。
“小先生”制要求學生能夠成為教師,在講解過程之前學生可以自我準備教學內容,查閱課外資料,自主學習有關知識,同時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很有可能發(fā)現(xiàn)很多意外的問題,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培養(yǎng)靈活思維能力。從而再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提升語文素養(yǎng)。同時學生在準備授課內容時也可以知道,通過團結互幫互助的方式達到“即知即傳”的思想,相互幫助也可以促進學生感知團隊學習的快樂。
二、利用“即知即傳”思想構建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關系
小學生年齡小,學生對于教師通常會有一種恐懼感,所以導致學生就算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也不敢去找老師提問。從研究學生的心理可以看出,只有教師和學生構建平等互助的課堂教學關系,學生才能以愉快的心情進行學習加以思考,從而獲得自我提升?!靶∠壬苯虒W手段能使學生轉換教學角色,讓學生成為教師,這樣學生和教師就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學生有機會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效果。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當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學生與教師站在同一平面上更好地交流溝通,重構與教師的關系,從而逐漸拉近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構建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利用“即知即傳”教學思維,構建語文課堂生活
陶行知先生認為人人都可以當“小先生”,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且給學生機會展現(xiàn)自我優(yōu)點,從而為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同時要求教師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的生活代入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去對知識進行理解。除了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累積以外,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能力,學生只有擁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知識,才能夠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每一個學生都有當“小先生”的機會,通過自我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循序漸進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剛開始推行“即知即傳”教學理念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對自己沒有信心,從而無法完成上臺講課的教學過程。所以教師應當首先引導學生敢說話,敢上臺,他們才夠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冬天小學生接觸大自然較多,所以在遇到有關自然景物描寫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自我認知來理解課文。學生對于擅長的知識面來說還是樂于開口的,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構建學生當“小先生”的信心。不斷的訓練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他們的學習能力自然也得到提高。
“即知即傳”的教學思維要求學生通過傳達給其他同學知識,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所以教師可以采用小組教學法,讓學生小組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討論學習。教師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應當注意學生的學習程度應當相近,興趣愛好相同,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提高。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推行“即知即傳”的教學思維,采用“小先生”體制為教學載體,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夠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轉換角色幫助其他同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掘自己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激發(fā)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語文的眼光去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將語文知識利用到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并為學生構建一個生活化的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宿遷市宿城區(qū)埠子中心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