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西 汪銘峯
摘 要:籃球鞋作為鞋類產品中的一大類,一直伴隨人們出現(xiàn)在各種場合。在各種功能的運動鞋中,尤其以籃球鞋可穿性極高,與時尚文化關系最為密切,無論是大眾還是超級明星,都喜歡選擇籃球鞋進行穿著搭配。中國作為世界上歷史文化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可用于設計的文化符號資源十分豐富。本文選擇三國時期著名的歷史人物關羽作為設計符號,從籃球鞋的外觀與色彩搭配角度出發(fā),結合關羽的人物形象,設計一款時尚的籃球鞋。筆者運用設計符號學探討文化符號和籃球鞋設計二者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提取中國傳統(tǒng)人物的精華,通過設計融入籃球鞋之中,希望能夠為未來國產球鞋品牌的設計和發(fā)展提供一些靈感與思路。
關鍵詞:籃球鞋;文化元素;關羽形象;設計符號學
1 概況
1.1 前言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奈史密斯博士發(fā)明的,中國籃球運動是清朝末期1895年由美國的基督教會青年傳教士傳入我國天津的,從此開始向全國傳播。時至今日,在中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籃球,其中不乏一些老者,籃球運動也帶動了國內籃球鞋的發(fā)展。
在籃球運動中,大多數(shù)運動者都有必要購買一雙籃球鞋,作為籃球運動的必要裝備?;@球鞋在運動中對運動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保障運動者的腳部安全以及運動需求,一雙籃球鞋不僅要具有保護功能,還能帶給穿著者舒適的腳部體驗,同時外觀造型足夠新穎獨特。
現(xiàn)如今的籃球鞋已經超脫了運動裝備的存在,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特別是對于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來說。首先是籃球鞋朝著更加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其次籃球鞋向著更加大眾化、時尚化的方向發(fā)展,向著審美需求等多方向發(fā)展。因此,高性能、充滿科技感以及時尚感已經成為籃球鞋的發(fā)展趨勢。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外一篇研究提出球鞋文化的發(fā)展慢慢出現(xiàn)了3種關系,分別是科技化與潮流化、真愛與販賣、大眾與小眾的關系。這3種關系相互矛盾,但互相之間又缺一不可,就是這3種關系讓球鞋的發(fā)展方向趨于多樣化、復雜化。
籃球鞋中最經典的當屬阿迪達斯旗下的Super Star 這款球鞋了,與眾不同的貝殼頭設計,再加上經典的側身三道杠,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貝殼頭”打破陳規(guī)的鞋頭設計,給球鞋設計帶來新鮮的血液,造型簡潔明快,并且適合百搭,一直風靡至今。
國內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籃球鞋設計當屬李寧公司推出的“半坡”籃球鞋。“半坡”是指發(fā)掘于陜西西安半坡村的一處仰韶文化遺址,在遺址下發(fā)掘出了一批史前文明的陶器。半坡陶器的裝飾紋樣線條厚實而流暢,造型簡約樸素,非常適用于器物的造型和裝飾。正是基于這一特點,設計師馬迅先生將具有代表性的半坡陶器與現(xiàn)代籃球鞋相結合,設計出此款“半坡”專業(yè)籃球鞋。
馬迅也憑借這一作品一舉獲得了2007年IF世界設計大獎。將彩陶紋樣融入創(chuàng)新設計中,在設計中體現(xiàn)特殊性、區(qū)域性,實現(xiàn)了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化。
通過以上幾個成功的案例,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不管是古老的出土文物,還是現(xiàn)如今的時尚符號,都可以很好地和籃球鞋設計元素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二者密不可分。復古就是創(chuàng)新風格的捷徑,復古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時尚。
1.3 皮爾斯符號學
皮爾斯符號學由美國哲學家查爾斯·桑德斯·皮爾斯提出并興起。皮爾斯認為,“一個符號可以是一種象征,是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階段的關系中,用來代表某物的某種東西”。運用皮爾斯符號學解構關羽,如何在籃球鞋的設計上體現(xiàn)出“圖像符號、象征符號、指示符號”,是設計過程之中的關鍵一步。
2 何為“關羽”
關羽,字云長,東漢末年蜀國大將,關羽的核心精神其實就是“忠”“義”二字。
所謂“忠”,就是指忠于漢王朝,忠于劉備。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與曹操約法三條,一為降漢不降曹,二為保護好兩位嫂嫂,即劉備的兩位夫人,三為一旦知道劉備下落,定當歸辭。
所謂“義”,就是指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之后,誓同生死,共同匡扶漢室。小說中曹操對關羽恩惠有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并將“赤兔馬”賞賜給關羽,試圖將關羽收入麾下。當劉備投于袁紹帳下,關羽隨即封金掛印,護送兩位嫂嫂投奔劉備而去,并且留下了“過五關斬六將”的經典故事。多人曾勸曹操殺掉關羽,以絕后患,但曹操認為“錢帛美女不能移其志,高官顯爵不能動其心,此之謂大義也!”“各為其主,真義士也,勿追!”關羽面對誘惑絲毫不改初心,真可謂矢志不移。另外,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義釋黃漢升”等情節(jié)中,也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關羽重情重義的性格特征。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塑造了眾多名將,關羽憑借忠、義脫穎而出,成為后世敬仰的千古人物。在民間社會的各個階層,都需要這樣的忠義之人,統(tǒng)治階級需要這樣的人物維護其統(tǒng)治,商業(yè)階級需要這樣的人物來保佑自己財源廣進??傊?,民間把關羽看作是正義的化身,以關羽的形象來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3 “關羽”元素符號在設計中的應用——籃球鞋設計
在籃球鞋的設計過程當中,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關羽的人物特征,需要對關羽的元素進行解構重組。解構就是指將元素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和思路打散,而重組就是將打散之后的元素按照新的規(guī)律重新組合到一起。
根據(jù)小說《三國演義》中對關羽形象的描述“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以及在小說中對關羽的眾多成就,可以得到以下幾個元素符號特征。
外觀:紅臉、長須,身長八尺? ? ? 稱號:美髯公、關公、武圣
裝備:青龍偃月刀、赤兔馬? ? ? ? 戰(zhàn)功:白馬斬顏良,誅文丑、襄樊擒于禁、殺龐德
人物性格:義薄云天、忠君愛國? ? ?成就:封漢壽亭侯
死后謚號:壯繆侯
綜上所述,根據(jù)這些符號特點設計一款現(xiàn)代籃球鞋,既要能滿足基本的運動需求,還要體現(xiàn)出關羽的精神所在。
外觀造型設計:此次設計的籃球鞋規(guī)格采用的是中低幫的款式設計(如圖1)。中低幫造型可以帶給穿著者更為靈活的體驗,鞋身輪廓的造型根據(jù)關羽的人物性格,設計得十分厚實,特別是中底的厚度,力求在帶給穿著者最為舒適的體驗的同時,也使這雙球鞋看上去更加穩(wěn)重可靠。鞋跟處采用流水紋樣,目的是流水線條更具有形式感與節(jié)奏感,同樣也代表著關羽的家鄉(xiāng)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值得一提的是,鞋底處的白色外底提取了關羽的武器青龍偃月刀的元素,上揚的一角正是青龍偃月刀刀背的形象,手起刀落,象征著蓄勢待發(fā),隨時奔赴賽場。整雙鞋最大的亮點其實是在鞋跟后部,兩個大字共同構成了這雙籃球鞋的靈魂——忠義,是關羽精神的核心體現(xiàn)。
色彩是人們審美觀的主要途徑,它既是一種感受,又是一種信息。產品的不同配色是展示審美觀的主要途徑,它既是一種感受,又是一種信息。小說《三國演義》將關羽的形象刻畫為“身高八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正是因為這些刻畫,才使得在傳統(tǒng)的京劇臉譜中,紅色被用來表示耿直、忠義,有血性,多表現(xiàn)為正面角色。因此,在進行色彩搭配時,紅色與黑色則更能體現(xiàn)出關羽的形象,彰顯出關羽“忠義”之精神。
4 結語
本文以中國傳統(tǒng)人物為設計內容,顯示出了球鞋也可以作為文化符號的重要載體?!度龂萘x》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更是藝術上的無價創(chuàng)作源泉,特別是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經過千年歷史風塵,依然可以煥發(fā)光芒,成為今天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為當今的設計師如何在今天全民追逐潮流的時代把握先機提供一些理論依據(jù)和觀點,也對籃球鞋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和發(fā)展提出了一些設想。
最后,我們在贊嘆西方一些設計作品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我們祖先對藝術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把他們對生活的希望融入現(xiàn)代設計之中,不僅發(fā)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從設計角度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想法。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為國產品牌提供一些關于時尚球鞋的靈感,不僅跟隨世界潮流,也能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打造出更加有中國特色的籃球鞋。
參考文獻:
[1] 李賀林.我國籃球運動發(fā)展回顧及展望[J].科技信息,2009(2):200.
[2] 崔麗娜.運動鞋設計中的幾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J].西部皮革,2009,31(20):21-23.
[3] 張家慧.淺析原始彩陶紋樣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以李寧半坡男球鞋設計為例[J].大眾文藝,2015.
[4] 黃燦藝.“復古風”在運動鞋設計上的體現(xiàn)[J].西部皮革,2012(3):41-44.
[5] 朱潤秋,傅蓉蓉.基于皮爾斯符號學的民國刊物設計及傳播研究——以《良友》畫報為例[J].設計,2018(1):115-116.
[6] 楊銀杰.當代視野下關羽形象的經典化——從《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談起[J].運城學院學報,2016(4):33-35.
[7] 袁玲.旅游產品設計中元素的提取與利用研究[J].工業(yè)設計,2018(11):50-52.
[8] 羅貫中.三國演義[M].長沙:岳麓書社,1986.
[9] Wang,M.F . A Study on Fuzzy C-means Application in Austronesian Langua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Colors[J]. 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2018,43(3):375-386.
[10] Wang,M.F .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C-means on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C]. IEE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in Design,2017:480-485.
[11] Francisco M . Castro,Manuel J.Marín-Jiménez,Nicolás Guil . Multimodal features fusion for gait,gender and shoes recognition[J]. Machine Vision and Applications,2016.
作者簡介:馮亞西(1995—),男,碩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造型設計與應用實踐。
汪銘峯(1981—),男,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工業(y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