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奇?zhèn)?
[摘? ? ? ? ? ?要]?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yǎng)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是我國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勞動就業(yè)的重要途徑。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習基礎不好,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興趣不濃,學生層次相差大,不便于開展教學工作。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課堂教學是整個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教學質量和成效。如何組織好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課堂教學,如何提高課堂的效率,構建高效的課堂,是擺在每一位中等職業(yè)教育者面前的頭等大事。
[關? ? 鍵? ?詞]? 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050-02
一、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在許多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不少教師以講授法為主,“一根粉筆一張嘴,先生從頭講到尾”“滿堂灌”或“滿堂問”比比皆是,教師一節(jié)課(45分鐘)講授的時間達35~45分鐘。學生參與度低,愿意聽講的學生用欣賞的眼神看著教師表演,不愿聽講的學生各行其是,甚至“一枕黃粱夢”,學生練習和回答教師提問等所用時間僅為5~10分鐘。整個課堂氣氛沉悶,高考班學生上課聽課率僅50%左右,技能班學生上課聽課率僅15%左右。為了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師生的共同發(fā)展,筆者組織開展了為期近三年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實踐研究。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了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通過考察學習了解課堂觀察成功有效的學校的實施狀況,學習借鑒先進學校的寶貴經驗,設計了適合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的診斷工具。同時用攝像機對每節(jié)公開課進行全程錄制,課題組成員根據案例進行分類診斷和目標式診斷。筆者組織人員從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學生的有效參與度、課堂教學中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時間分配這三個角度進行觀察與診斷,依據課堂觀察量表,觀察記錄課堂教學的相關數據。通過實踐研究,從授課教師、學生、課題組三個角度對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改進意見,促進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探索出改進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
1.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將“講授—接受”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敖處煘橹鲗?,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簡單來說,就是教師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在教學課堂中,根據學生實際,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流程等。教師從居高臨下的強勢位置走了下來,與學生平起平坐,不時聽取學生的觀點、想法,并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對課堂的歸屬感更加強烈,從而樂于學習,規(guī)避因被動聽講而產生參與度降低的窘境。
2.轉變學生觀念
學生由原來的“順從、安分、接受”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主動、展示、質疑、創(chuàng)新”,改變了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領會所學知識,在參與和展示中完成學習任務。這需要教師盡可能地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措施可以是:(1)向學生講解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的關系,讓愿意學習到更多知識的學生強迫自己認真學習,或是讓學生自發(fā)尋找學習的樂趣,自主激發(fā)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高效展開學習活動;(2)調整課堂設計,可以將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改進為學生參與度高的教學形式,比如,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與教師合作來解決教學問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學生參與度增加,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無疑也能得到提高,學習自律性、質疑思考能力、學習積極性等也都會得到增強。
3.調整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時間比例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講授的時間都很長,一般在35分鐘以上,學生練習、表述自己觀點和看法的時間都很短,大概就是那么幾分鐘。高效的課堂,要求學生練習、思考、探究、表述、展示或表演的時間要在30分鐘以上,教師一般只進行引導和點評,整個教師講授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
4.提高課堂參與率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率低,尤其有效參與率更低,技能班15%左右,高考班50%左右。(1)為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應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探究、展示、表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有效參與率明顯提高,技能班達60%,高考班達90%;(2)教師改進自身的語言藝術、教學能力,語言藝術包括語言通俗化、幽默化、易于理解化、針對化,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學生與教師的教學流程更具備緊貼性。針對化是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組織相應的語言,比方說,聯(lián)系學生生活,從學生生活實際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產生親切感、歸屬感,樂于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互動交流能力、控場能力、節(jié)奏把握能力等,互動交流是教師將學生拉入既定教學流程,并讓學生在該過程中逐步掌握基礎知識、技能、經驗和技巧,良好的互動交流能力,可以讓學生不自覺融入教學流程中??貓瞿芰κ墙處熅S持課堂紀律的能力,能夠讓課堂秩序保持穩(wěn)定,教學流程能夠平穩(wěn)持續(xù)地進行,讓“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睡覺的學生受到警告,被迫融入課堂中。節(jié)奏把握能力是教師對教學流程的執(zhí)行能力,節(jié)奏的快慢將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過快,學生會因為越聽越暈而放棄學習;過慢,學生會產生學習厭倦心理,兩者對提升學生參與度都存在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