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典型案例
奇葩離職糾紛上熱搜
近日,中國平安人壽四川分公司的一名員工王先生,被上司要求刪除同事微信后才能辦理離職。為盡快就職新公司,王先生刪掉了同事微信。事后,他發(fā)現(xiàn)公司并未有此規(guī)定,便認為個人的隱私權受到侵犯,遂找上司理論要求其道歉,甚至向四川銀保監(jiān)局籌備組投訴,但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此事一經(jīng)媒體報道,引發(fā)輿論強烈關注,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榜。
對此,王先生的上司寇女士解釋說,當時讓他刪除同事微信,是出于對團隊和公司的保護。王先生在離職前,已經(jīng)在個人朋友圈發(fā)布其他公司的產品,這對本公司員工的心理肯定是有影響的,所以她才要求或者說請求他將同事微信刪除。
11月18日晚,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官博發(fā)文表示:“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公司代理人寇女士要求王先生在離司前刪除同事微信一事,引起公眾極大關注,我們向王先生深表歉意,感謝媒體和網(wǎng)友的關注。同時,公司與寇女士進行了溝通,寇女士承認行為欠妥并向王先生道歉。雙方就此事已經(jīng)達成諒解?!?/p>
法律解析
拒絕不影響順利辭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0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p>
因此,每個人的通信權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屬于公民的通信自由權,外人不能任意干預。公司領導如果貿然干預員工的微信,有侵犯他人隱私權和通信自由之嫌。
另外,即便王先生不按公司要求刪除同事微信,公司是否就能阻止其離職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根據(jù)我國勞動法律,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必須依據(jù)法定理由,而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是不需要說明理由的,這是勞動法對于勞動者的傾斜性保護。但勞動者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根據(jù)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fā)〔1995〕324 號):“勞動者提前 30 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xù),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但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依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違反提前30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規(guī)定,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應當依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承擔賠償責任?!?/p>
總而言之,只要王先生提前30日把辭職報告交給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不管公司是否批準,雙方的勞動關系就算解除了。即便寇女士或其他公司領導拒絕在王先生的辭職報告上簽字同意,最多30日之后雙方的勞動關系也算解除了。
不過,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很重要,對于是否履行了這一程序一定要留有證據(jù),勞動者在遞辭職書時,一定要保留用人單位簽收的證據(jù),以證明確實在30日前曾向用人單位提交過書面辭職的通知。
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钡?9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p>
實踐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勞動者在辭職報告中明確30日以后才離職,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在勞動者通知辭職后當即解除勞動合同呢?這個問題學界尚存爭議,就此產生的勞動爭議,司法實踐中既有支持用人單位當即解除的判例,也有不支持用人單位當即解除的判例。
但筆者還是建議用人單位盡量尊重辭職勞動者本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或者與勞動者協(xié)商確定提早離職日期,并支付離職后30日的工資作為補償。不管怎么說,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需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而如果他不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則為違法,而履行了提前通知義務卻被當即解除勞動合同,那么這一個月的生活來源豈不沒有著落?這也不利于鼓勵勞動者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
舉一反三
謹慎發(fā)布新公司產品
案例中,上司寇女士曾解釋說,王先生在離職前,已經(jīng)在個人朋友圈發(fā)布其他公司的產品,這對本公司同事的心理是有影響的,所以她才要求或者說請求他將同事微信刪除。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jīng)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不支付經(jīng)濟補償。
勞動者只能在雙方解除了勞動合同之后,才能和新的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不過王先生是在個人微信上發(fā)布其他公司產品,或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一些培訓或銷售活動,顯然不同于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并不被法律所禁止,所以平安人壽也不能以此為由開除他。
不過,筆者還是要提醒職場新人注意,在個人微信上發(fā)布新公司的產品,畢竟會給老東家?guī)砀偁幏矫娴膲毫?,盡管不能說是違法或違紀行為,但還是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