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走街串巷,打鐵補鍋,硬生生把一口不粘鍋賣到300萬,如今又創(chuàng)造了46億市值的炊具集團。他就是愛仕達的創(chuàng)始人陳合林。
陳合林生于浙江溫嶺。那是一個東海之濱的小鎮(zhèn),三面臨海,大小島嶼多達170個。1000多年來,成群結隊的黃魚、帶魚、鯧魚、紅蝦、梭子蟹在那里繁衍后代,也帶火了當地的漁業(yè)生意。
1987年春節(jié),鄰居拎了一口鍋過來,“兒子把鍋燒漏了,快給補補!”結果陳合林研究了3天也沒補成,“材料太特殊,鐵根本沾不上?!痹趺椿厥??原來鄰居是托朋友從美國買的新玩意,叫不粘鍋。一聽說國內還沒有賣的,陳合林立馬上了心,他特意跑到杭州去,結果打聽了一大圈,愣是沒有人懂,最后還是在一個做軍工的哥們那里得到消息,“只有軍工廠掌握不粘技術?!?/p>
陳合林眼前一亮,終于讓他想到了商機。于是,1987年5月,他成立了愛仕達公司,“生產民用不粘鍋!”并一口氣把全部的10萬家當砸了進去。不過,能夠花得起錢的大老板有的是,關鍵去哪學習不粘技術呢?此后多半年,陳合林就像一個無頭蒼蠅,一聽到那里有不沾技術,馬上趕過去,不過到頭來卻發(fā)現10個有9個是糊弄事。
1988年春節(jié),有人告訴他,“貴陽有一家軍工企業(yè)擁有不粘原料特富龍,正大量應用在軍工產品上?!碑斔闼礼R當作活馬醫(yī)吧。春節(jié)過后,陳合林搭上前往貴陽的長途客車,之后又轉摩托車、坐拖拉機,跋涉120公里,終于到六盤水深山老林。
1988年5月,陳合林通過關系結識了一位研究不粘技術的李姓高工。在那個年代,捧著“鐵飯碗”就等于進了保險箱,想要撬軍工廠的墻角,談何容易?此后一年間,他每隔三個月就要去六盤水一次。1988年底,終于找到了突破口,“李專家的岳父得了癌癥,需要一大筆錢治病?!币?,當時軍工廠一個高級工程師的工資也就400塊。陳合林一拍胸脯,“來我這里吧,工資翻十倍,4000元!”結果,李專家當晚就跟著陳合林走了。
李專家的確是貨真價實的不沾技術專家。他到溫嶺以后,“特富龍”生產線很快就上馬,半年后,第一口不粘鍋宣告上線。由于是國內第一例“軍轉民”案例,當時新華社還特意派了3名記者去溫嶺做采訪,并在頭版頭條對“愛仕達”的技術研發(fā)和生產過程做了長幅報道。結果當年愛仕達銷售量一舉突破150萬。到了1991年,年產值超過300萬。
1996年,他推出愛仕達的壓力鍋,僅半年時間,銷售量就突破1000萬。1999年,他先后收購湖北安陸的鋁廠、鋼廠等5家國企,并把安陸打造成為自己的原料供應基地,“年產規(guī)模5000噸”。到了2000年,愛仕達營收突破1個億,并在家樂福、沃爾瑪等5家連鎖超市,銷售量連續(xù)5年保持炊具產品第一。
他的成功可以讓無數人學習,值得人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