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雨
摘 要:眾所周知,審美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實現(xiàn)審美教育,不僅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召喚,更是學生審美素養(yǎng)發(fā)展的需求。在組織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重視審美教育,并借助多媒體、情境教學、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文本中的美,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實施對策
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實施審美教育,需要教師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采取多樣的手段,以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情況為切入點,引導其體驗、感知。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量的文本中無一不蘊含著美的語言、美的場景、美的情感等。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把握語文閱讀的審美性,采取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感知美、體驗美,使其受到美的熏陶。一般情況下,我會采取以下手段在閱讀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
一、運用多媒體實施審美教育
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將以文字語言描述為主的場景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這一展現(xiàn)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發(fā)揮音頻媒體的作用,將抽象復雜的文字語言內容以立體化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使其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以多媒體為手段,加深對文本背后深刻內涵的理解,領略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美,從而提升其審美能力。以《池上》為例,盡管這首古詩詞的用語較為簡單,但是對于語文知識儲備和語文認知能力不足的小學生來說,語言文字晦澀難懂,難以在大腦中描摹出具體的場景,自然就難以感知到自然景色的美。立足于此,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為學生播放了這樣的微視頻:涓涓細流無聲無息地從泉眼中流淌出來,岸邊的柳樹倒影在清澈的河水里。一枝荷花筆直地立在水中,含苞待放。遠處飛來的兩只蜻蜓,一只靜靜地站在花苞上,一只圍繞著花苞翩翩起舞。如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打破了語言文字的限制,還使學生在文字語言和視頻內容的結合下,自主地在大腦中想象詩詞中的自然景象,進而為美麗的自然景象所折服,受到美的熏陶。
二、運用教師范讀實施審美教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借助多樣的渠道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機會,使其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感知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美,從而在感知場景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不難看出,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離不開朗讀的。但是,對于剛剛系統(tǒng)接觸語文的小學生來說,朗讀是一項較為復雜、困難重重的活動。面對此情況,要想實現(xiàn)有效朗讀,就需要發(fā)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范讀,以此在不斷地變換語調、語速等過程中,將自身所產生的情感寄予其中,如此體會到語言美、情境美和情感美。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會采取范讀的方式,先帶有情感地朗讀文本,以語言形式將自身對文本的理解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受到熏陶,最大限度地融入課堂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我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實施這樣三種形式的范讀:第一,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我會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相應的文本情境,并在此過程中朗讀文本,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作用下,對文本內容建立初步的感知。以《海底世界》為例,我先播放了海底世界的視頻內容,同時朗讀文本,引導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自主走進海底世界,對其進行體驗。第二,在新知講解環(huán)節(jié),我會結合文本內容進行范讀。如在組織《陶罐和鐵罐》的時候,我會利用謙虛的語氣讀出陶罐的話語,利用傲慢的語氣讀出鐵罐的話語,從而使學生在不同的語氣、語調的作用下,體會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第三,在文本解讀之后,我鼓勵學生自主朗讀文本,將自己所思所想蘊藏其中,從而使其在語言和情感的交融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運用角色扮演實施審美教育
角色扮演不僅是一種欣賞過程,還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枯燥的語言文字是難以理解的,但生動有趣的角色活動是可以深刻理解的。而且,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其可以將自己的理解寄予到人物動作、行為等上,深入文本體會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以《寒號鳥》為例,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結合文本內容,設計了“喜鵲壘窩”“規(guī)勸寒號鳥”和“寒號鳥的結局”這三個場景,引導學生以文本為載體扮演角色。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苦口婆心的勸解、寒號鳥對此置之不理,最終被凍死,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幸福的生活只有靠我們的勞動才能獲得,實現(xiàn)思想情感上的升華。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該學科的人文性特點,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為美的場景所吸引;運用范讀,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透過語言文字感知情感;運用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寄予所思所想,實現(xiàn)情感上的升華,建立正確的道德認知,在辨別善、惡、美、丑的過程中獲得審美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珊珊.“美”,流淌在小學語文課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71-72.
[2]張丹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