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高三階段的物理復習講求的都是效率,物理教師通過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復習,有利于其對物理知識的牢固掌握。本文主要分析力學中常見的物理模型的基礎上,對高考復習期間物理模型的強化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對實際教學有所幫助。
高考物理 物理模型 高考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8)31-0099-01
高中時期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對物理學有關研究方法以及學習方法加以掌握并滲透。而借助物理模型實施教學能夠讓高中生對物理知識以及規(guī)律加深掌握,進而對物理問題基本方法進行探索與解決。因此,物理教師開展復習教學期間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強化復習。
1.讓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牢固掌握
在高考試題當中,基礎知識屬于重要根基,高中生只有對基礎知識牢固掌握,才可促使其解題能力進行提高。比如,天體運動問題高考考查頻率很高,2018年全國卷I的20題,全國卷II的16題,全國卷III的15題均考查了該知識點。
以全國卷III的15題為例:2018年2月,我國500m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發(fā)現毫秒脈沖星“J0318+0253”,其自轉周期T=5.19ms,假設星體為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6.67×10-11 N·m2/kg2。以周期T穩(wěn)定自轉的星體的密度最小值約為( )。
A. 5×109 kg/ m3 B. 5×1012 kg/ m3
C. 5×1015 kg/ m3 D. 5×1018 kg/ m3
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并結合密度公式 求
解,如果對模型掌握更熟悉的學生可以直接用公式 代入
可得: ,故C正確。
因本章公式較多,模型很抽象,所以復習期間,應該讓學生分清兩類對象,一類是由萬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的天體運動,一類在星球表面隨星球轉動的物體;分清兩個半徑,軌道半徑和球體半徑;分清圓軌道和橢圓軌道;分清近地衛(wèi)星和同步衛(wèi)星;分清以天體為中心轉動的天體和雙星問題;讓學生能夠對基本公式進行推導并記得公式適用的條件,并熟記基本公式和二級結論,比如上題如果記得密度公式做起來就非常快。
2.幫助學生對重要規(guī)律進行掌握
一直以來,物理規(guī)律都是對物理問題處理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對物理規(guī)律的應用屬于一個難點,針對這些物理模型,教師只有讓學生進行強化歸類復習以及訓練,逐一擊破,高中生才能對物理規(guī)律的意義真正掌握,并且進行靈活應用。
下面這道2017年的全國卷I的25題,確實是一道較難的題,但是經分析也能在平時找到它的模型。
真空中存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1的勻強電場,一帶電油滴在該電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0。在油滴處于位置A時,將電場強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變。持續(xù)一段時間t1后,又突然將電場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變;再持續(xù)同樣一段時間后,油滴運動到B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求油滴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為保證后來的電場強度比原來的大,試給出相應的t1和v0應滿足的條件。已知不存在電場時,油滴以初速度v0做豎直上拋運動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兩點間距離的兩倍。
該題分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先向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第二個過程電場力反向后物體具有向上的速度,向下的恒定加速度,無論第二個過程是否返回,都采用全過程列式法表示第二段位移,再和第一段位移找到關系列出位移關系表達式,這個題就找到突破口了。在高三第一輪復習時,對豎直上拋運動就可以加強對全過程列式法的訓練,以后就可以輕松解決類似上面恒力作用下的往返運動問題。
3.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
在高考試題當中,物體答題當中包含很多小知識點,高中生在實際解題期間需要對這些小知識點進行分解,而每個知識都是一個物理模型,高中生只有對這些模型加以熟悉,才能正確列出算式,進而對問題進行求解。
如下面這道2018年全國卷III的25題:如圖,在豎直平面內,一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軌道ABC和水平軌道PA在A點相切。BC為圓弧軌道的直徑。O為圓心,OA和OB之間的夾角
為α,sinα= ,一質量為m的小球沿水平軌道向右運動,經
A點沿圓弧軌道通過C點,落至水平軌道;在整個過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軌道作用力外,小球還一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C點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圓心,且此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求:(1)水平恒力的大小
和小球到達C點時速度的大??;
(2)小球到達A點時動量的
大小;(3)小球從C點落至水
平軌道所用的時間。
分析:(1)該問屬于對豎
直面內的變速圓周運動過速度
最小點的臨界問題的模型的考查。(2)第二問也是考查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對于一個過程的動能定理的運用。(3)該問對利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解決拋體運動的模型考查。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復習完基礎知識之后,不少高中生都無法找出重點知識,此時就需要物理教師來幫學生對常見的高考考點加以提煉,對物理模型有關知識進行強化,進而讓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牢固掌握,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同時提高學生問題分析以及解決能力,促使其高考成績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周碧云.新課程下高中物理實驗復習方法探討[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34(04):6-7.
[2]王曉峰.在高考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J].物理教學,2011,33(03):53-55.
[3]王建江,薛鈺川.淺談如何解決高考復習中動量與能量的綜合問題[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8(0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