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提出,要讓一張白紙在一個幼兒的指尖“生花”,可以從“樂、趣”主題背景下開展小班的折紙活動,其一,要渲染環(huán)境,其二,多措并舉,其三,放開手腳,其四,打造自主平臺,創(chuàng)造無限“樂、趣”,引導幼兒掌握技能,幫助幼兒理解步驟,最后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樂、趣” 主題 折紙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8)31-0025-01
我們試圖通過探索如何在“樂、趣”主題背景下開展小班幼兒折紙活動,培養(yǎng)幼兒折紙的興趣,引導幼兒更好地學習折紙技能,并尋找出與之相符合的、相匹配的、科學的教學方法,以適合現(xiàn)代教育觀的需要。
1.渲染環(huán)境——激趣
(1)在欣賞空間的創(chuàng)設上“下足功夫”
班級設置折紙區(qū),上面展示折紙作品。如可布置成動物園的主題,上面粘貼各種各樣折紙做的小動物。這樣很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感受折紙的魅力。提供折紙作品,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通過看一些折紙作品,在了解故事的同時,也對折紙的特點、色彩之間的美感、造型的互動和蘊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
(2)在創(chuàng)作空間的營造上“做好文章”
1)心理空間。首先從心理上以一顆放松的心態(tài)來對待幼兒們,不給他們施加各種壓力,不是想方設法的讓幼兒去折你所想的東西,而是一邊看,一邊教,一邊融入,一邊體會,一邊引導。讓他們用眼睛來隨意觀察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事物,充分展開想象去想自己想要的形象,與伙伴們進行無拘無束的體驗交流,并用自己的小手來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創(chuàng)造。
2)物質(zhì)空間。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绾螐摹耙邸弊兂伞拔乙邸蹦??如折“小兔”時,可先讓幼兒猜謎語:“紅眼睛,白皮襖,看圖示認真地琢磨著折法,還給它們添畫上了眼睛、鼻子和花紋,長耳朵,短尾巴,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庇變涸诓轮i的同時,加深了對“兔子”形體特征的理解,對折紙內(nèi)容的學習大有裨益。
2.多措并舉——拾趣
(1)“樂、趣”語言的示意
在折疊過程中,語言提示很重要。幼兒應對符號及名稱有了較深的理解后,再動手練習,通過多次練習,讓幼兒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例如:幼兒看到一張正方形紙的中間有一條折疊線,并有一個朝上的正折的符號,幼兒就知道是把正方形相對的兩條邊對折。又如:一張長方形紙的中間有一條中心線,并有兩個正折的符號(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幼兒就知道是把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邊向中心線折。
(2)“樂、趣”圖形的展示
小手絹是幼兒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幼兒喜歡手絹,所以愛不釋手。所以教師應引導幼兒從疊自己喜歡的手絹開始練習折紙的基本功。幼兒把自己的手絹疊成正方形、三角形,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對角折、對邊折,了解了點、角、線的數(shù)理概念。通過玩手絹的游戲,幼兒頭腦中逐步建立了幾何圖形的概念。
(3)“樂、趣”游戲的創(chuàng)設
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折紙活動,讓幼兒在做做、玩玩的快樂氛圍中主動學習,效果甚佳。如:幼兒們聽完《龜兔賽跑》的故事后,紛紛翻閱折紙圖書或詢問老師:“兔子和烏龜怎么折?”這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幼兒們拿著五顏六色的紙,看示圖認真地琢磨著折法,還給它們添上眼睛、鼻子和花紋,然后小兔和烏龜就變成了故事表演的主角,幼兒們一邊講故事,一邊拿著自己折的作品進行表演,聲情并茂,促進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主動性的發(fā)展。
3.放開手腳——增趣
(1)在區(qū)域活動中減少約束力
區(qū)域活動是一種開放、自由、自主的活動,在這里我們?yōu)橛變禾峁┝烁鞣N各樣、不同層次的、豐富多彩的紙,為幼兒們提供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空間。當我們把平時幼兒折疊平整精美的作品挑選出來,投放到不同的區(qū)角中,我們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折紙作品竟然擁有廣泛的使用價值。在美工區(qū):小班幼兒可以在作品上進行涂色練習。如:把青蛙涂成綠色,貓頭涂成褐色,小花涂成紅色,給小魚畫上美麗的花紋等。在語言區(qū):幼兒可用作品進行創(chuàng)編故事活動,也可邀請小伙伴用作品玩過家家、開超市等游戲。
(2)在家園互動中提高自由度
開展課間折紙活動我們還需要和家長進行實實在在的溝通,以充分發(fā)揮家園合力的效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首先,照片類。在課間活動中,用相機拍下幼兒專心折疊的照片以及幼兒們作品的各類展示照片,在班級的家長群里分享,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其次,文字類。通過“家長園地”、“家長會”、“群共享”等途徑,讓家長了解培養(yǎng)幼兒興趣、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有助于家長更新觀念,豐富教養(yǎng)策略。
4.打造自主平臺——延趣
剛開始進行折紙時,為了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其隨意進行折紙的活動較多,但這樣過于簡單的操作活動維系幼兒興趣的時間較短。但如果對幼兒做過多的技能訓練,更是扼殺幼兒的興趣。這時,可為幼兒搭建一個小步平臺——讓幼兒對自己的折紙進行想象。如在平時的區(qū)域活動中、飯后時間等空余時間都是幼兒的自主平臺,都可以讓幼兒自主來進行趣味折紙,并結(jié)合其他材料,豐富折紙作品。盡管幼兒折的可能不是很好,但幼兒的想象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延續(xù)了折紙興趣。
總之,在折紙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與主題相關的奇思妙想。因此作品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表現(xiàn)出幼兒們獨有的思維方式和較強的創(chuàng)造力,閃爍著童心的天趣和光彩,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有了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解妍妮.主動探究方有宜——對幼兒折紙教學活動的反思[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