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對于英語的學習者而言是學習的根本,學生需要牢記所學的單詞,學會靈活運用詞匯,這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而言意義重大。對于高中的學生而言,詞匯量的多少更是關乎著學生的英語成績。有相關研究表明:學生的詞匯量越多,在其進行閱讀訓練時,正確率也就越高,同樣,學生的聽力和英語作文的答題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學生要想把英語學好,提高英語水平,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詞匯量。
相較于初中階段的詞匯,高中的英語詞匯更多也更難了,學生們在進行單詞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相當一部分學生依舊停留在機械地拼讀字母、記憶單詞的老路子上,學生會花費很多時間來完成單詞的記憶工作,但是最終收到的效果卻不是很顯著。同時,高考對于學生單詞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在高考前強化對詞匯的擴充和記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重視詞匯擴充和歸納總結
很多英語單詞之間都是存在著聯系的,教師應教導學生關于這些單詞的差別和聯系,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所表達的具體內容,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詞匯量。如:depend的意思是“依靠、依賴”;dependable可靠的;dependence依靠、信賴;independent獨立的;Independency獨立、自主;Independence Day 獨立日。這些詞語之間都是有聯系的,詞根相同,添加不同的前綴和后綴,使單詞表達不同的意思。Re--是一個常用的前綴,通常加在名詞或動詞前面,構成新的名詞或動詞。表示“回”或“向后”的意思,例如:return回來,返回;recall回憶,召回。例如:review復習;reunion團圓,重聚。從這些詞語中進行歸納和總結,使學生的單詞學習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擴充學生的詞匯,其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假如教師在講解相應的單詞時闡釋得不詳盡,就會導致學生的理解出現偏差,新舊知識相互干擾,反倒不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故而,教師在進行詞匯擴充與歸納總結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基礎知識的普及和強化,這樣才能使單詞的學習更加有效果。
二、詞匯語境的呈現和實際運用
高中的學習緊張枯燥,如果在學生學習英語單詞時給學生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學生便可以相對輕松地接受此類知識,并且學生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不容易發(fā)生學過就忘的情況。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來幫助教學,教學所涉及的詞匯能夠呈現出多種表現方式。學生通過這些表現方式,對教學中出現的相關詞匯進行適當拓展。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加靈活地教導學生相關單詞的意義和用法,學生由此會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就更加便于學生的單詞學習了。
學生在掌握了新的詞匯之后,教師不應當單純地要求學生機械地抄寫相關的單詞或詞組,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掌握單詞。而是應當圍繞所學的單詞進行句子創(chuàng)編,并將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翻譯和練習。從一些知名的報刊紙志上摘取含有這些詞語的材料并打印出來,教導學生這些詞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況和實際意義。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掌握詞匯,而且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跟進時事新聞,了解詞匯的用法和含義。
三、拓展中英語言差異的詞匯
必須承認,不同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這也就造成了相應的理解差異。這樣的差異體現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尤為明顯。例如英語中“Couch potato”的意思并不是“沙發(fā)土豆”而是指那些拿著遙控器,蜷在沙發(fā)上,跟著電視節(jié)目轉而什么事都不干的人。但是學生如果不清楚這一點,就會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受到困擾。所以,教師需要下意識地去總結具有代表性以及相關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進而幫助學生進行中文和英文的差異分析。學生假如不清楚這些存在解釋偏差的單詞,那么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相應表述的過程中,就會忽略詞義之中的差異,便會容易引起誤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于語言和文化進行理解,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增進對外國文化的認識與思考,學生一旦具備了英語思維,就會很容易站在相應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會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強對外國文化的了解。
四、加強記憶的外部條件
記憶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諸多心理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單詞記憶效果。詞匯記憶活動要求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學生保持生理上精力充沛、體力旺盛;在心理上要有決心和信心,保持高昂的斗志以及不畏艱難的精神。此外學生的單詞記憶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減弱的,因此在每次記過新單詞后都要復習一遍舊詞匯,要在短時間內反復鞏固,才能不斷刺激腦神經,進而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學生需要每過一段時間都要對記過的詞匯進行總復習。這些要求都是為了促進學生記憶單詞,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教師也要時常帶領學生復習單詞,加深記憶。
高中詞匯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需要學生恪守認真學習的原則,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積累,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