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花
【摘 要】目的:就無縫隙護理管理對ICU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隨機抽取2017年1月-2018年2 月期間于我院ICU接受治療的12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無縫隙護理管理,分別就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感染率以及患者投訴率進行分析與比較。結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質量各方面評分上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并且在患者感染率以及患者投訴率上,觀察組患者(3.33%)、(1.67%)同樣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35.00%)、(11.67%),差異顯著(P<0.05)。結論:由此可見,在ICU患者護理過程中,采用無縫隙護理管理,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護理質量,降低患者感染率,減少患者投訴率,促進患者健康恢復,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無縫隙護理管理;ICU;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10-03--01
根據(jù)相關研究資料顯示[1],在醫(yī)院的眾多科室中,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是其中相當重要的科室之一,在ICU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其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護理中需要不斷提高護理管理手段,進而提供給患者高質量的護理。據(jù)了解,在ICU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護理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患者后續(xù)的康復效果。因此,在當前的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如何通過高效的護理管理措施,提高ICU護理質量是較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在當前的護理理念中,無縫隙護理管理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并使用,該護理理念主要是以人為本,確保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完整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院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無縫隙護理管理對ICU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現(xiàn)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7年1月-2018年2 月期間于我院ICU接受治療的12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對照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29-72)歲,平均年齡(42.03±2.15)歲;觀察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39.94±1.4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治療過程中,分別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護理管理方式。其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接受無縫隙護理管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一)構建無縫隙管理模式
首先,ICU科室負責人員應當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講座,進而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對ICU科室內相關疾病的全面了解,從而確保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護理過程中的專業(yè)性、全面性[2]。另外,針對當前ICU科室中存在的不完善護理方案,應當針對其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記錄,并及時對其進行調整與總結;
(二)改進排班模式
其次,ICU科室相關領導人員應當針對以往排班的上班時間進行討論與分析,進而根據(jù)護理人員上班時間的具體情況,建立相應的護理小組,明確小組責任,各小組人員進行輪流換班,;
(三)實施無縫隙護理服務
在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將整個護理流程明確化以及標準化,并且在護理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對其實施人性化、個性化的護理管理。另外,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充分尊重患者意見,尊重其知情權以及參與權;
(四)無菌護理操作無縫隙
無論是在ICU醫(yī)師,還是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均應當嚴格執(zhí)行相應的衛(wèi)生規(guī)范,另外,護理人員應當勤洗手,阻斷接觸出傳播,保證護理的無菌操作。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治療過程中,分別就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感染率以及患者投訴率進行分析與比較。其中,在患者護理質量的統(tǒng)計上,主要將其分為理論、綜合以及實踐三項考核內容,每項內容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治療過程中,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百分比(%)表組內計數(shù)資料示,x2檢驗;表示組內計量資料, t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質量上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感染率及投訴率對比
經(jīng)過研究結果顯示,在本次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感染率,還是投訴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據(jù)了解[3],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ICU是當前醫(yī)療技術以及醫(yī)療模式不斷完善的產(chǎn)物。ICU主要作用在于及時對危重患者進行搶救、治療以及監(jiān)測等,進而全面保護患者生命健康。近年來,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ICU患者數(shù)量逐年上升,在此情況下,ICU工作人員工作量持續(xù)上升,進而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就不斷上升,從而無縫隙護理管理也就成為當前ICU發(fā)展的必要產(chǎn)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接受無縫隙護理管理的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在護理質量上,還是在感染率以及投訴率上,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綜上所述,在當前ICU患者的護理管理過程中,對其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護理質量,降低感染率,保證患者健康,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于夕妍,孫衛(wèi)英.無縫隙護理管理對ICU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率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8,(3):44,43.
高云.無縫隙護理管理對ICU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7,(6):135-137.
王敏蘭.無縫隙護理對 ICU 患者感染及停留時間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6):15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