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兵
摘要:高考復習階段物理的備考對于考試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新課程改革之下,高考的形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然而高考中物理知識的考查仍然是以主干知識為主,并重點考查重要的知識點。物理這一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特點在于有實驗知識的考察,所以在備考階段的復習應當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綜合能力的鞏固與培養(yǎng)。在“新高考”這形勢下,考查的內(nèi)容將會趨向于多元化以及開放性,因此在備考階段應當采取合適的備考策略,使得備考更加具有針對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將結合人教版的高考物理對新高考物理備考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高考;物理;備考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個省份的高考模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雖然物理學科在高考中的難度有所降低,但是考查的內(nèi)容也有所變化。在之前的高考中,物理的考查側重于理論知識,而在新高考形勢之下,物理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查越來越突出。同時高考備考階段的復習的好壞,對于高考考試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都差不多,進入了瓶頸階段,如果物理教師能夠采取有效合理的備考與復習策略,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綜合能力將會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新高考的考綱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的考查有所下降,但是加強了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因此,在備考復習階段應當采取合適備考策略,在學生對基礎知識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提高對題目的分析及推理能力。
一、對于考試說明之中的理解
在備考與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教學大綱為標準,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最后的備考階段應當以以下三點為主要目標。第一,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雖然新高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基礎知識的匱乏,必定會導致能力的局限。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是要求對概念死記硬背,而是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在各種題目中都能靈活運用。第二,設計物理實驗的能力。實驗操作題也是高考物理中的一個重點題型,在備考中應當注意實驗論證和推導的細節(jié)。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終身學習也大有裨益。第三,對于自然科學資料的閱讀能力。與其他的人文學科相比,物理這一學科有很多資料是以圖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所以在備考中還應當加強學生對資料的閱讀能力,同時學生還應當有一定的繪制圖表的能力。
二、新高考的備考策略
(一)知識主干和綜合能力并重
高中的教材往往是以循序漸進的思路設計的,并且物理中部分選修知識是與必修知識相交叉的,所以在最后的備考階段,教師應當領著學生將整個高中的物理主干知識理清。這種對于主干知識的樹立并不僅僅局限于記憶,更重要的是理解,能夠舉一反三,能夠清楚的了解某個概念或者規(guī)律的內(nèi)涵、條件與本質(zhì),最后再由教師突出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提高在于“引導”二字,教師應當重視對于物理研究方法的傳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應對各種題型。最典型的方法便是一題多用,對于同一個題目,教師可以改變其中某一個或者幾個關鍵的條件,可以讓學生對于這類題目有更高的敏感性。
(二)采用多輪復習
多輪復習是現(xiàn)階段高考備考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不僅僅局限于物理學科,在其他學科中也是如此。大多數(shù)是復習三輪,在物理備考中,第一輪應當是全面且綜合的復習,在這一輪復習中,重點應當是讓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有著全面的理解,并且對所學知識能夠靈活運用。第二輪應當是專題的復習,物理的學習分電學、力學以及光學等專題,所以分專題進行復習可以抓住重點與主干,使得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知識。第三輪應當注重于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環(huán)節(jié)應當以真題練習為主,可以定期進行限時訓練,查漏補缺。
(三)深入挖掘教材
物理的教學以及考查都離不開教材,所以在備考中應當以及教材為綱,對重要實驗及結論的推導應當有所重視,抓住細節(jié)。在歷年的高考之中,有很多題目就是在教材中的典型題目和實驗的基礎之上改編而來。所以深入挖掘教材的目的,就在于能夠?qū)τ诮滩牡母木庮}能夠靈活應對。
(四)歸納總結,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物理學科的教學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能力,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認為物理很簡單,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學習得很痛苦。這其中的關鍵在于是否掌握了物理的思想方法,包括理想化模型、隔離法、排除法、極限思維法、假設法、等效法,合理運用這些思維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考物理備考中不僅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地步,進一步升華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韋艷.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數(shù)學的有效教學探討[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7(10)
[2] 崔賀.新高考模式下的數(shù)學復習策略[J].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17(02)
[3] 李紅春,孔峰. 挖掘試題價值 提升備考水平——基于試題研究的高三復習備考策略例談[J].數(shù)學通訊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