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君
摘要:新課程理念認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語文教學;有效性;構建;新課標;新課程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曾經說過:“語文課承載著太多的‘使命,語文課必須反璞歸真,體現(xiàn)一種‘簡約之美,正所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fā)展?!彼€提出了 “教學目標簡明,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化,教學方法簡便,教學媒介簡單,教學指導簡要”的“六簡”好課設計觀。
我認為薛老師提出的“簡約”的課堂去掉了許多浮華和急功近利,語文非本質的東西少了,學生得到了更多的語文本質的東西――感悟語言、積累語言。
那么,怎樣做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理想境界?下面,僅結合自己的閱讀教學實踐與學習收獲,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教學目標要簡明──簡明而不失品位
如第十冊的略讀課文《魯本的秘密》,我在反復地鉆研教材以后發(fā)現(xiàn)課文前的一段閱讀提示對于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有關鍵性的引導作用。一是讀讀課文,想想魯本為了給母親買胸針,用了多長時間、做了多少努力才攢夠了錢;二是說說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把魯本的秘密揭開的。這兩個問題一個涉及到課文重點內容的理解,一個涉及到表達順序的問題,恰巧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也符合教學目標提出的要簡明、實在的觀點。所以,我們擬定的教學目標是:1.理解課文內容,從故事中體會魯本的赤子之情;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既符合年段目標,又整合了三個維度;既把握了課文特點,又簡而明的。
二、教學內容要簡約──簡約而不失精彩
如在全國閱讀教學獲獎的《陶罐和鐵罐》,在教學伊始,執(zhí)教者就引導學生抓住“奚落”一詞切入課文的學習;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圍繞“怎樣奚落”和“怎樣對待奚落”學習陶罐和鐵罐所有的對話,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一步體會“奚落”的含義,體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至于課文的10-17自然段,內容簡單易懂,老師只讓學生在自讀課文中了解兩個罐子各自不同的結局,其余的不做深入。這樣,既抓住重點,直奔主題,又化繁為易,事半功倍。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簡化──簡化而不失實在
不久前,我校林老師執(zhí)教的公開觀摩課《七顆鉆石》受到了與會領導、老師的贊許。本堂教學觀摩課的成功靠的不是華麗和精致,而是樸實無華、扎實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七顆鉆石故事,感知課文;研讀水罐變化,感悟愛心;續(xù)編《七顆鉆石》,拓展延伸。林老師就是在這三個步驟中,扎扎實實地引導學生讀書,讀懂意思、領悟情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每一步的學習中都經歷了讀進去、讀出來的過程,在扎實的學習中,學到了讀書的方法,領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堂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有三個:一是回顧課文,感知故事;二是研讀故事,感悟愛的奇跡;三是拓展延伸,續(xù)編《七顆鉆石》。整個教學過程,以讀懂課文為主,沒有現(xiàn)在時髦的跳躍式講讀,沒有現(xiàn)在時髦的小組合作,沒有現(xiàn)在時髦的課堂表演,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好課文、讀懂課文。把公開課上成了普通的家常課,上成了我們每一個老師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借鑒的課,這是一種勇敢的實踐。
四、教學指導要簡要──簡要而不失到位
如在《將相和》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利用文中的空白點,請學生發(fā)揮想像,寫一寫“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兩人相見后,彼此會說些什么。在寫后的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聽同學的對話設計你品味到了藺、廉兩人怎樣的品質;評一評哪位同學的語言描寫最能展現(xiàn)藺、廉兩人的性格特征。這樣的指導,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實際操練了如何通過對話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寫作方法,真可謂是“一箭雙雕”。
五、教學方法要簡便──簡便而不失高效
如有位教學能手執(zhí)教二年級《小鹿的玫瑰花》,在激趣導入后,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故事下面的“小魚”、同學、老師或字典,讀完后,再讀“小魚”身上的漢字;其次,鼓勵學生進行輪讀比賽,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讀后師生評議;第三,要求學生默讀并思考:課文講了小鹿與玫瑰花之間發(fā)生的一件什么事?第四,深入細讀,比如學習第一自然段,在學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你知道了什么?你從課文的哪些詞語看出來小鹿很辛苦?你能把小鹿種玫瑰花的辛苦讀出來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第一層次的讀,旨在引導學生隨課文識字;第二層次的讀,旨在鞏固發(fā)音,讀通文章;第三層次的讀,旨在了解課文大意;第四層次的讀,旨在引導學生在讀中對課文進行理解和感悟。如此,環(huán)環(huán)扣緊,層層遞升,把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受到了評委與聽課老師的好評。
六、教學媒介要簡單――簡單而不失華麗
記得一次聽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老師講課,給人的感覺就是樸實無華的一節(jié)課。劉老師沒有那些浮躁和漂亮的課件,也沒有那些華麗的語言,手中只拿了一個用紙做的尺子(上課用的教具),只用了一個效率極高、最有效果的課件,使在場的全體教師和學生無不驚嘆和贊嘆。學生對知識掌握得也是扎扎實實、興趣盎然?!皠h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簡簡單單的語文課堂,應是簡明而不失品位、簡約而不失精彩、簡化而不失實在、簡要而不失到位、簡便而不失高效、簡單而不失華麗的語文課堂。語文教學追尋的簡簡單單,其實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返璞歸真。這種“簡單”是對冗繁的語文課堂的一種“清洗”,是對語文學習本質的一種回歸,是學生自身主動意識的一種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