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智慧
摘要: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出能夠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我們將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稱之為實踐力。而在實踐力當中,解決問題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一項。本文結合小學中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探討怎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關鍵詞:小學 數(shù)學 解決問題 能力 培養(yǎng)
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不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是能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社會工作實踐的實用型人才——新課程改革后,我們越來越強調對學生實踐力的培養(yǎng),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實踐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比教學生解開一道難題要重要得多。一般來說,實踐力應包括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素養(yǎng)??梢钥闯觯鉀Q問題能力是實踐力最終呈現(xiàn)的關鍵一項。而從小學中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實踐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最不容易操作的,這其中存在三方面的制約因素:一是這個學段的學生社會經(jīng)驗不足,缺少實踐的感性認知基礎;二是學生缺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興趣,不清楚解決問題能力的價值;三是教師在方法上還缺少專項的設計。
下面,結合小學中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具體進行探討。
1. 重視能力培養(yǎng)的興趣
我們無數(shù)次提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有不少教師對“興趣”的把握并不一定是科學、合理的——有些教師簡單地把“興趣”理解為把課堂搞得熱熱鬧鬧、把學習的過程搞得幽默可笑。于是,就無非是辯論、比賽或游戲教學法。而其實,“興趣”對于學習來說,不僅包括著學習心情的愉悅和競爭,還應包括好奇、探究、有吸引力等因素。
比如,要教學生“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部分知識了,我先用一個問題來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意愿,“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加法,也學過了乘法,但我們學的都是個位數(shù)的乘法,比如2乘3,4乘6,等等。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買三個本,每本2元,用乘法可以快速計算出應該花6元錢。但這些計算知識并不能滿足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所有的問題。比如說,有一列火車,有6節(jié)車箱,每個車箱中裝有230件飲料,一共有多少件呢?我們是怎么計算?是一個一個加起來嗎?……對,是用乘法,但這種超過一位數(shù)的乘法我們還沒有學過?怎么解決?”——這樣一來,就調動出了學生學習這種解決問題技能的意愿,也是興趣的一種。
2. 注意情境式教學應用
為什么“我”費了很多的口舌講某個知識,但學生就是不會把這個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呢?比如,教學生學習了分數(shù),但你給他三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問他“能不能把所有的水倒入一個瓶子”的時候,好多同學并不能用分數(shù)知識迅速完成判斷——其實這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中年級學生缺少生活經(jīng)驗積累,往往不能將具體生活實踐問題和數(shù)學知識進行有效關聯(lián);二是小學生的思維習慣主要是以感性思維為主,而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卻主要是抽象的——比如用劃分線段的方法教學生認識分數(shù)。而當這個知識變成立體、真實的時候,他們不能將抽象轉為具象。因而,對這個階段指向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思維的特征,盡可能采用較直觀的情境式教學。
比如在教“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就考慮到:如果我們只是用一些單位面積的小卡片(比如一平方厘米的紙片)來拼接起來,教學生掌握面積的計算,其實學生們并不能將這些知識直接具體到解決問題上。所以,我同樣讓學生準備了一些單位面積的紙卡片,但把要拼接面積的體驗對象具體化為生活中的事物。如,“同學們,校工叔叔想給課桌貼一張保護膜,但不知道要裁剪成多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嘗試著去算一算,看看能不能幫助校工叔叔解決問題?!薄@樣,再帶領學生用拼接法學習時,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就由抽象變成了具體的物象,在解決問題的情境下開展學習,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建立了解決問題的意識,還幫助他們更直觀地理解知識。
3. 習題和作業(yè)的實踐化
我們說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單指解決某個難題,而是指能夠用知識去解決生活實踐中具體問題。所以,在布置數(shù)學習題和作業(yè)的時候,教師應有意將這些內容實踐化,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這一課的作業(yè),我給學生出幾道紙面的計算題,如12×201=?314×32=?等等,還給他們留了兩個相對比較開放的生活實踐作業(yè):(1)請同學們回家問一下家長,上個月自己家的用水(噸)或用電量(度)是多少,然后按現(xiàn)在的水電價格幫家長估算一下,一年12個月大概需要支出多少錢?(2)如果爸爸是一位貨運司機,他要把一車蘋果運到520公里遠的地方,而汽車每公里的運輸成本是23元,請你幫助爸爸算一下這趟的運輸總成本是多少?這樣的作業(yè),將數(shù)學知識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作用。
可以看出,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是我們當前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職責之一,必須得到充分的重視和有效的落實。在指向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學中年級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三點:一是要注意解決問題興趣的調動,二是要注意適應學生的感性思維特征,三是要注意練習的實踐化。
參考文獻:
[1]鄧萬均.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8):43-43.
[2]黃梅.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3(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