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紅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中,加大培養(yǎng)學生文明禮儀的力度,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予以弘揚,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為素質教育發(fā)展夯實基礎。對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經驗,對小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文明禮儀;策略
實現(xiàn)小學生文明禮儀培養(yǎng),能讓其掌握到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引導他們學會尊重,并提高合作和交往的能力,有效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其全面發(fā)展。我國的禮儀文化的歷史十分悠久,對小學生的文明禮儀進行培養(yǎng),可以使我國優(yōu)良禮儀文化傳統(tǒng)得到弘揚。
一、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意義
1.是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品德的必要之舉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他們應該承擔起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禮儀道德核心予以發(fā)揚和繼承的責任。
1.2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人們的物質生活在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享受,個人素質直接決定了其文明禮儀,反之文明禮儀可體現(xiàn)出國家文明程度。
1.3家庭教育的需要
小學生仍沒有正確辨別是非的能力,外界很容易對其造成影響,因此目前大部分小學生文明禮儀觀念較弱、常出現(xiàn)自私任性、語言粗俗等品德問題。因此,文明禮儀行為培養(yǎng),是目前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及德育的關鍵工作之一。
二、小學生文明禮儀的現(xiàn)狀
近幾年校園霸凌事件屢見報端,在社會范圍內受到了廣泛關注,此類事件頻發(fā)不僅加大了人們對兒童價值觀問題的思考:小小年紀為何頻頻使用暴力,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文明禮儀的缺失。
我們仍會經??吹揭韵卢F(xiàn)象:不尊重老師、課上自由散漫、隨地吐痰等,這都是德缺失的表現(xiàn)。如果任由其發(fā)展,這些品德問題就會激發(fā)矛盾,最終演變?yōu)楸┝κ录?/p>
三.加強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策略
3.1用“情”引導,使禮儀教育自然貼切
教師要因勢利導地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力求將理論知識點與情感高效融合。根據小學生年齡結構判斷,相對于刻板理論,其更喜歡聽有趣的故事,教師可借助禮儀故事《程門立雪》使學生樹立尊敬師長觀點。用《晏子使楚》讓小學生感受禮儀的魅力。學習《孔融讓梨》中分享、謙讓的精神。教育者要結合教學計劃,動態(tài)運用教學策略。
3.2創(chuàng)“境”換情,感知文明禮儀。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品德形成的基礎,因此建立真實情境體驗可優(yōu)化禮儀培養(yǎng)效果。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借助教材插圖和現(xiàn)代多媒體等技術輔助,讓學生從家庭、學校、社會中發(fā)生的真實問題上實現(xiàn)情緒感知,將自身帶入到其中,身臨其境感知品德觀點。
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對應情境來實現(xiàn)禮儀品德培養(yǎng)。如:(1)家長上班回家后,主動給長輩倒茶水。(2)馬路上有老人摔倒,主動攙扶。學生可通過具體情境感知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不僅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有利于最終文明禮儀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3.3以“議”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反面教材中引入正面教育。
明代學者王守仁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毕胍_引導學生行為規(guī)范,就需要以“思想”作為切入點。當前很多小學生無法分辨行為的優(yōu)劣,同樣也不能預判惡習造成的后果。在生活上往往喜歡“跟風”,盲目效仿他人行為。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制止這種行為,小學生就很容易把“學來”的習慣帶到學校生活中,班級風氣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教師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因此需要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禮儀的責任,要讓每個孩子都能意樹立良好的品德意識比如:為了糾正學生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前在網上檢索此類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后,引導學生了解該行為的弊端。播放與其有關新聞報道:“天安門廣場口香糖殘渣”。為了處理游客們隨地吐的口香糖殘渣,近千名勞動者每天都要不斷洗刷、累積消耗的鐵刷可以達到四千把、鐵鏟兩千把、專用清洗劑三噸、價值十四萬余元。面對驚人的數(shù)據,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文明素養(yǎng)對國家利益、國家聲譽的重要影響。作為社會上的公民,無論年齡高低都要懷揣維護國家聲譽的心。再比如: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性格驕橫任性。為改變這一情況,可在課上播放對應影音資料:在新聞“中國乘客大鬧亞航航班,熱水潑空姐揚言炸飛機”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發(fā)生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一名乘客向乘務人員索要發(fā)票,而人員無法提供對應服務。大部分學生能意識到這種行為較為惡劣,順勢引導其深入分析,最終孩子們都能夠清楚認識到這名乘客品德十分自私,沒有尊重他人,影響了國家形象,這種行為必然要接受公眾的批判、譴責。實踐可知,學生對于社會事實感知能力更強,并能夠從其中領悟正確品德禮儀的重要性
四.結語
文明禮儀教育需要堅持,需要毅力、耐心和堅持不懈的信心。只有對其引起重視,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為切入點,借助形式多樣的方式和渠道教育小學生,這樣便能讓文明禮儀之花布滿菁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參考文獻:
[1]黃紫琦。小學生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的探討[J].教育:文摘版,2017(1):290-291.
[2]李少莉.立足課堂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文明禮儀[J].教育:周刊,2017
[3]王月娥.談初中班主任對學生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J].神州,2017(10):130.
[4]滕海燕.好習慣成就幸福人生——校園文明禮儀教育點滴[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7(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