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波
摘要: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學習成績不再是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德育素養(yǎng)也被納入評價指標。但是,高中政治教學依然過于看重知識以及智力的提升,而省略大量德育教學,導致學生僅僅成為成績優(yōu)異的人才,而并非綜合型人才,未來難以受到企業(yè)青睞。由此,本文根據(jù)目前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弊病加以探討,提出優(yōu)化教材內容、合理利用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從而滿足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策略
引言:
高中政治隸屬于文科課程,其覆蓋面廣泛,教材內容豐富多樣。通常情況下,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傳授知識。但是未能立足于實際情況,而導致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由此,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使目前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的問題。
一、挖掘教材資源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高中政治教材的內容過多,存在大量重難點內容,教師為節(jié)約課時,從而省略部分內容,尤其是德育知識點,導致學生認為德育知識不重要。本文認為,首先,教師在備課階段應對政治教材全面解讀,針對考試內容以及德育知識做好良性判斷,保證學生的政治成績提高,同時得到德育熏陶。其次,由于政治教材存在大量老舊知識,脫離當代社會,導致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不濃厚,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實際生活以及社會背景調整授課內容,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再者,由于政治知識過于文本化,從而導致學生僅僅學到理論,而并未真正懂得政治知識,尤其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知識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由此,教師應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實踐活動中理解德育知識,例如社區(qū)活動、打掃衛(wèi)生等,通過日常行為來令學生認識到理論與應用的聯(lián)系。例如《市場資源配置》這一章節(jié),教師可帶領學生從快遞的角度觀察資源運轉,同時看到快遞人員的辛勤勞動,進而懂得體諒快遞慢現(xiàn)象。最后,教師可通過案例設置相應問題,依舊以“市場資源配置”為例,教師在實踐活動后詢問學生如何正確認識快遞行業(yè)?快遞員應具有怎樣的品質?我們應當如何對待快遞員?部分學生認識到快遞員的辛苦后,會回答每次接到快遞后應當?shù)乐x,給予對方溫暖。通過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和學習,能夠讓學生對德育知識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認識,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
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手段
學生的個性差異較為顯著,尤其是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容易受到誤導,一旦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內容不正確,學生可能誤入歧途。因此,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特征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例如針對部分調皮的學生,教師可用各類校園犯罪事實加以開導,令其了解到作為學生應當遵守的法律法規(guī),應當與他人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又例如針對部分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學生,教師可增加與其溝通的頻率,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感受到校園的溫暖以及教師的鼓勵。其次,政治教學應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認真評判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握其心理狀態(tài),從而調整教學難度以及速度,避免學生因學業(yè)打擊而放棄繼續(xù)學習。例如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可按照分層法則,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可以嘗試難度較高的習題,成績較差的學生可先練習簡單題型,保證學生得到恰當?shù)挠柧?。同時,教師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因高考壓力而身心受損。本文提議生活化教學方法,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豐富多彩的相關信息,尤其是德育知識內容,例如雷鋒事跡、感動中國人物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潛在情感,立志成為高素養(yǎng)的人才。此外,教師應允許學生大膽提出內心想法,以“價值觀”知識點為例,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價值觀,教師不應嚴厲斥責那些花錢大手大腳的學生,而是應當從貧困人群的生活狀態(tài)入手,以此糾正學生的價值觀。甚至可在教學階段播放相應的音樂,類似于“我心永恒”,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利用馬克思主義人生價值的內容對泰坦尼克號沉船事跡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煥發(fā)學生內心最純真的情感,從而實現(xiàn)德育理念滲透。
三、改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素質教育頻繁提到的關鍵點。傳統(tǒng)應試教育只以成績作為評價標準,而素質教育中,綜合性考量是最重要的特點。教師應當從課堂積極性、日常行為、學習成績等多方面進行考量。例如;“德育”知識體系評價重點在于實踐活動,光憑優(yōu)異的卷面成績完全不足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由此,教師應當將評價方式分為實踐活動評價、卷面成績評價,同時要求學生相互打分,從不同角度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此方式有助于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通過真正的素質行為來提高成績,同時激發(fā)那些只愿意學習理論知識而不注重實踐活動的學生。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tǒng)高中政治教學過于看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輕視的與知識點教學。本文為保證學生的自身品質得到提高,本文提議挖掘教材資源,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案例,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手段,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調整授課難度,改善評價體系,結合實踐活動完成情況,要求學生相互打分,以調動學生的德育精神,最終實現(xiàn)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目的。
參考文獻
[1]左有明,賀亞麗,嚴淳淳.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高效性[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8)
[2]焦艷鳳. 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