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妍
【摘要】本文分析了吉林省長春市中考語文近五年的命題規(guī)律及變化,并對2019年中考語文備考提出了一些設想。
【關鍵詞】中考語文;命題;備考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考綱引領
考綱遵循著符合學生認知實際、注重基礎與技能、強調能力與素養(yǎng)、關注過程與方法,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意識等原則指導中考命題方向,近五年沒有變化,具體范圍及要求基本上保持不變。但就2018年的中考命題來看,部分模塊范圍及要求略有調整,需要引起注意,備考上要提前做好準備。
二、試題結構
2014—2017年,四年的試題結構沒有變化,共兩道大題,28道小題。而在2018年的中考題中,試卷共三道大題,25道小題。與前四年對比,將“名句積累與運用”部分改成“積累與運用”,分值不變,但從閱讀的模塊中脫離出來,成為整張試卷的第一道大題,考查范圍增加,不局限于古詩文名句的積累與運用,所以在備考上復習要全面,具體題型分析預測如下。
三、題型分析
(一)積累與運用
從范圍上來看,2018年中考語文的積累與運用與前四年比有同又有異。近五年試題表明,古詩文的考查,各種體裁都會涉及,在復習時不可對古文掉以輕心,《論語》一定是備考中的重中之重。此外,2018年試卷的這一部分中,增加了新題型和新考點。5題是對語段的綜合考查,共5分,涉及5個考點,每個1分。包括關聯(lián)詞搭配、字音、字形、病句(語法)、標點,考查形式是填空、選擇、簡答。6題是對某種修辭和對應句子的搭配進行選擇,選出正確的一項2分,考點是對修辭的正確理解及運用,涉及4個考查點:比喻、反復、排比、擬人。7題是在特定情境下作出正確得體的語言表達,單項選擇2分,是對學生語言運用得體、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考查,涉及4個考點:謙敬辭、稱謂、禮貌用語、成語(褒貶色彩)。
整體來看,2018年默寫分值降到6分,語文基礎知識與能力點新增,并達到9分。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在備考過程中,務必做到全面復習,所有知識點都要復習到位,并引起學生重視,留意考試方向,在平時的講解訓練中打破傳統(tǒng)定式思維,貼近改革方向。
(二)閱讀
自2018年名句題和其他語文考點獨立為試卷的第一部分之后,閱讀的其他部分五年來整體不變,但在考查形式上2018年與前四年相比有所革新,接下來按題型分析異同及趨勢。
1.古文閱讀。課內文言文閱讀(甲)。此部分閱讀分值穩(wěn)定在10分,考點不變,作家作品1分,文言文實詞積累2分,文章理解賞析8分。但在考查文言實詞時,形式有所變化,靈活度和難度略有增加。前四年的考查,都是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填空形式,每個0.5分,共計2分,加點的字詞都選自給出的閱讀篇目。
2.現(xiàn)代文閱讀。25分的分值未變,與前四年相比,2018年加入了非連續(xù)文本閱讀,分值9分。由此看來,現(xiàn)代文閱讀的考查趨勢從單一向多元轉變,文學類文本更加側重學生對文字的理解,簡單套用術語、模式是難以取得高分的,必須深入文本,仔細閱讀,認真作答。復習時更要注重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去“套路化”。同時,非連續(xù)文本一般來講不是文學作品,說明性文章在平時復習訓練時也應增加比重,有關說明文的文體常識在復習時應進一步明確強化。
3.名著閱讀。近五年來的名著閱讀范圍和分值沒變,給出作品選段,根據(jù)問題作答。2018年的此部分命題保留了作家作品填空和人物形象兩部分,分析文本簡答題改為“章節(jié)”選擇題,即考查學生是否能準確說出節(jié)選文段出自作品的哪一章節(jié),實則考查學生是否認真閱讀作品。名著閱讀的復習要落在平時,敦促學生認真閱讀原文,在文字中體會人物形象,并學會總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四大名著平時已經閱讀,在復習時注意梳理線索,理清人物關系,把握主要故事情節(jié)及片段,對作品主旨也要有一定的認識。
(三)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1.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題型靈活多樣,材料主題偏向社會熱點、傳統(tǒng)文化、校園生活、交際運用等,是對學生語言文字的綜合能力考查。復習中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多思考、多感悟,夯實學生語文基礎,培養(yǎng)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落實在平時訓練。
2.寫作。題型穩(wěn)定,分值穩(wěn)定,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任選其一,滿分50分。近五年的命題作文分別是少年成長錄、師師生生不了情、曬曬我的收獲、我的一次改變、家。材料主題分別是尊重與信任、誠信和自律;理想、信念、責任與實現(xiàn)夢想的關系;認真嚴謹、勤奮克己、持之以恒的精神給養(yǎng);挑戰(zhàn)自己不怕失敗。四個角度任選其一或整合,主題需考生提煉。
四、備考策略
從近五年的中考試卷來看,前四年保持穩(wěn)定,2018年變化比較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題目的樣式上和問題的靈活度方面,考點整體不變,但細微處有所增加,增加的小考點及有所變化的題型為2019年的中考備考提供了借鑒并指明了方向。
針對具體題型的復習策略和整個考前的詳盡的備考計劃要根據(jù)學情制訂,也是我接下來要進一步探究的工作。以上是我對近五年長春中考命題的粗淺認識,命題備考的道路還很長,我將繼續(xù)求索,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梁紅.中考語文模塊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近三年試題分析及2015年中考備考策略[J].中學時代,2014(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