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倩如
教學(xué)目標:
知識與技能:
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理解梨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
掌握基本的快速閱讀法,弄清文章巧妙的構(gòu)思。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以梨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優(yōu)秀品質(zhì),弘揚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教學(xué)重點:文章的寫人技法。
教學(xué)難點:對小屋主人和文章中心的理解。
教學(xué)方法:朗讀法、品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xué)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xué)們,假如你正走在望不到盡頭的深山老林里,此時,你已精疲力竭,干渴難熬,眼見天色漸黑,這時你最渴求的是什么呢?
剛才我們所說的這種情況與今天要學(xué)習(xí)的課文《驛路梨花》中“我和老余”的遭遇就很相似,那么他們遭遇的問題是否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了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xué)習(xí)當(dāng)代著名作家彭荊風(fēng)的——《驛路梨花》。
二、簡介作者
彭荊風(fēng),當(dāng)代作家。他的小說、散文和電影劇本,多以邊防軍民的生活和斗爭為題材。作品有《邊塞烽火》《蘆笙戀歌》《鹿銜草》等。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在哀牢山深處,在人跡罕至的茂密樹林里,一片美麗的梨花掩映著一座小草房,它的主人是誰?它見證了怎樣的一個美麗故事?下面讓我們一邊略讀文章,一邊勾畫出本文寫到了哪些人物?這些人為小茅屋做了些什么?整體感知后用自己的話把課文里的故事概述下來。
(略讀方法點撥:
1.根據(jù)閱讀目的或需要,速覽全文,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以跳過某些細節(jié),粗知文本大意后,再用2-3分鐘時間,略讀與重點有直接關(guān)系的內(nèi)容。
2.圈劃出文章中出現(xiàn)的人物,以及描寫梨花的詞句。)
1.我和老余投宿、修葺小茅屋
2.瑤族老人借住、照看小茅屋
3.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
4.解放軍建造小茅屋
5.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二)略讀課文,思考“誰是小茅屋的主人?”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文章中這些人物的出現(xiàn)都是圍繞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誰是小茅屋的主人?”
凡是照料過小茅屋的,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的后來人,都屬于小茅屋的主人。
四、品讀課文,體會精巧構(gòu)思
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誰?作者沒把答案直接告訴我們,他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好處?
作者通過設(shè)置懸念和誤會使我們逐步了解清楚了故事的真相,知道了小茅屋的主人。在這篇文章中,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二次誤會、三個懸念。
(一)二個誤會
誤會1:我們認為瑤族老人是“主人”時,他說不是
誤會2:我們和瑤族老人認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二)三個懸念
懸念1:“我們”正焦急時發(fā)現(xiàn)小茅屋,卻沒有人,沒有燈?!拔覀儭碑a(chǎn)生這樣的疑問:“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懸念2:“我們認為瑤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說:“我不是主人”。到底誰是主人呢?
懸念3:當(dāng)“我們”要感謝哈尼小姑娘時,她說: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解放軍叔叔為什么蓋房子呢?
五、聚焦“梨花”,體悟感情
(一)本文的題目是驛路梨花,文章中幾次寫到了梨花?找出課文中描寫梨花的語句,看看哪些寫的是自然界的梨花,哪些寫的是人?
1.一寫梨花
第4—6自然段(文章的開頭)“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山間的夜風(fēng)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這是自然界的梨花。
第24自然段(文章的中間)“我到處打聽小茅屋的主人是哪個,好不容易才從一個趕馬人那里知道個大概,原來對門山頭上有個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這是寫人。 2.二寫梨花
第27自然段(文章的中間)“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先寫花,后寫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結(jié)合在一起。
3.三寫梨花
第37自然段(文章結(jié)尾)“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薄绑A路梨花”雙關(guān)花和人,實際上贊頌的是世代相傳的雷鋒精神。
“處處開”的僅是梨花嗎?
引導(dǎo)學(xué)生理解:處處開的不僅僅是梨花,而是助人為樂的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處處開”就是雷鋒精神處處得到了發(fā)揚光大,加深了主題。
由此可見,題目中的驛路梨花至少有三種含義?
①自然界中的梨花 ②梨花姑娘 ③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
資料鏈接:
聞武均州報已復(fù)西京
陸游
白發(fā)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
胡兒敢作千年計, 天意寧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fēng)雷。
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六、拓展延伸,洗滌心靈
在與文本、與作者的交流中,你是否有了自己的情感體驗?zāi)兀咳绻阋彩且粋€過路人,你想為這個小茅屋做點什么呢?
七、尋找“梨花姑娘”
學(xué)習(xí)了本文,你能說說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梨花姑娘”?你又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示?
八、小結(jié)
文章以梨花為線索,采用以物喻人的形式,在解決一個問題,發(fā)現(xiàn)兩次誤會,三個懸念,找到四處描寫梨花的語句中,再現(xiàn)了五件好人好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熱情好客,樂于助人的純樸民風(fēng),贊揚了這種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盡管這只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但它卻是人性美最樸實的體現(xiàn)。希望同學(xué)們記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七、板書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