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jù)當前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作者基于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以減輕負擔、提高效能、實現(xiàn)價值為設計目標,進行記錄儀及App設計,以實現(xiàn)輕松記錄、有效評價的幼兒檔案袋評價。
關鍵詞:幼兒;檔案袋評價;幼兒評價;記錄儀;App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8)18-0089-03
一、方案設計緣起
近十幾年來,幼兒檔案袋評價因其“可信賴的評估工具” [1]“使反思成為可能” [2]等價值逐漸被我國的幼兒園采納使用。以江蘇省來看,目前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已經(jīng)成為各幼兒園的“規(guī)定動作”,無論是在創(chuàng)建優(yōu)質園,抑或是優(yōu)質園的復評中,都位列評審項之中。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教育行政部門對其應然價值——“促進幼兒、教師、課程的發(fā)展”[3]的認可。
但在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的實施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兩年來研究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當前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在計劃、資料收集、制作、查閱分享、檢查評比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均存在著問題,這些問題根據(jù)解決主體的不同可劃分為技術層面問題、教師層面問題和“環(huán)境”層面問題三類(如圖1所示),它們嚴重影響著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應然價值的實現(xiàn),實然層面上它們帶來的更多的是“無意義的忙碌”。
簡要來說,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的應然價值巨大,但實然層面里存在的這些問題使得這項工作在實施中損傷了“原質”。努力解決存在的各類問題,還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以“原質”,無疑應受到重視。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滲入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帶來極大便捷,同時也大幅提高了生產(chǎn)效能。用戶提出需求,軟件研發(fā)人員通過程序開發(fā)來滿足用戶需求已經(jīng)不再是遙遠而陌生的事。結合目前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微信、QQ、App等中的應用,它們完全有可能為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中技術層面問題的解決提供堅實的支撐。
二、總體設計思路
針對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中技術層面所存在的問題,借助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我們設計一款觀察記錄儀和App,以減輕負擔、提高效能、實現(xiàn)價值為設計目標,以智能手機為主要終端,PC、PAD為輔助終端,以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為主要參與雙方,以人臉自動識別、語音轉化文字、模板自主編輯等技術為支撐,以素材關聯(lián)目標為導向,實現(xiàn)輕松記錄、有效評價的幼兒檔案袋評價。
三、具體設計方案
1.觀察記錄儀設計
仿照警用執(zhí)法記錄儀,設計幼兒園觀察記錄儀,記錄儀集數(shù)碼攝像、數(shù)碼照相功能于一身,能夠對幼兒行為進行動態(tài)、靜態(tài)的數(shù)字化的記錄,并且可與綁定終端進行數(shù)字傳輸。觀察記錄儀需具備表1中的功能和特點。
2.App設計
筆者設計了一款以智能手機為終端的應用程序,該App涵蓋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兩個端口,實現(xiàn)輕松記錄、有效觀察的幼兒檔案袋評價,其功能與特點具體見表2,界面如圖2、圖3、圖4所示。
四、討論
1.關于記錄儀的運用
沃倫·R·本特森曾提出了運用攝像機的潛在不足——影響幼兒教師的軟注意。軟注意指的是幼兒教師在關注某個幼兒的同時能看到整個班級在發(fā)生什么。而攝像機的運用不利于幼兒教師的軟注意技術發(fā)揮最佳效果。此外,攝像機的運用可能影響幼兒的行為,幼兒面對攝像機可能會過度表現(xiàn)或是因焦慮而改變自己的行為。[5]對此,方案提出了記錄儀的運用。相比攝像機,記錄儀體積小,具有隱秘、隨處粘貼放置、可遠程操作等特點,這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小對教師軟注意以及幼兒正常行為的干擾。
但即便是記錄儀,也和攝像機一樣面臨著一些相同的問題——幼兒及幼兒家長是否愿意自己、自己的孩子被拍攝?幼兒及幼兒家長是否愿意讓他人看到有關自己、自己孩子的圖片和視頻?上述問題涉及到兒童權利及個人隱私,幼兒教師應該予以尊重。所以,在對幼兒進行拍攝之前,和幼兒家長溝通、簽訂書面的協(xié)議是必要的。
2.關于素材關聯(lián)目標的設計
“目標”即評價指標?!八夭年P聯(lián)目標”這一功能的實現(xiàn)不僅需要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支撐,還需要通過來自學科上的專業(yè)支持以提供評價指標,這也是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如何突破,如何一步步地引導幼兒教師走向有效評價,是繼輕松記錄實現(xiàn)后必須要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拔覀冃枰粋€評價框架,來給我們的評價工作做指引”“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們每個觀察指標應該在什么情境下去獲取支撐素材”是廣大幼兒教師的心聲。結合當前幼兒園工作的實際來看,提供詳細具體的觀察指標體系,并在每一個具體指標下標明建議觀察的情境,可以幫助幼兒教師評價工作的起步。在App 平臺中,提供一些既有的目標體系并配以相關解讀,同時支持園所的自定義設置以自主錄入目標體系,在操作體系中以下拉菜單勾選或是浮動窗口提示的方式出現(xiàn),不失為教師有效評價工作起步階段的“鷹架”。
在12所幼兒園的實踐已證明,借助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對檔案袋評價工作中存在的技術層面問題提出的這一解決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檔案袋工作中資料收集、制作等方面的困難。但這不是本質上的改變,并不能從根本上使這項工作變得順利和有效,相比來說,“環(huán)境”層面的問題和教師層面的問題是更為核心的問題,需要多方重視、共同參與、著力解決。
參考文獻:
[1](美)蓋伊·格朗倫、貝夫·英吉兒著,季云飛、高曉妹譯.聚焦式幼兒成長檔案——幼兒完全評估手冊[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
[2]Rinaldi C.In Dialogue With Reggio Emilia:Listening,research,and learning[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63.
[3]馮曉霞.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園教育評價改革——發(fā)展性教育評價的理念[J].學前教育研究,2003(9):5-7.
[4]鮑文娟,李樂姣.幼兒檔案袋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9):59.
[5](美)沃倫·R·本特森著,于開蓮、王銀玲譯.觀察兒童——兒童行為觀察記錄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46.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