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為緩解周邊“入園難”問題,將小班改為半日制,也就是每名幼兒每天只有半天在幼兒園活動。半日班幼兒來園情緒穩(wěn)定得快,但是習慣養(yǎng)成很慢。考慮到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家長就成了半日班幼兒模仿的直接對象。我們以收放玩具的習慣養(yǎng)成為切入點,利用半日延伸活動進行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互動。
學習收玩具
制訂“玩具在我家”調(diào)查問卷,了解幼兒在家收放玩具的行為表現(xiàn)。在幼兒園,通過故事、游戲、兒歌等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收放玩具的方法,活動結束后老師與幼兒共同收放玩具;邀請哥哥姐姐帶動弟弟妹妹一起收玩具,鼓勵幼兒對其行為進行模仿;對主動收拾的幼兒進行口頭表揚,起到暗示的作用;針對不同游戲區(qū)出現(xiàn)的問題,找到不同的收放方法;調(diào)整收放玩具的標記,讓標記更清晰地暗示幼兒學習對應收放。同時,老師針對各班家長回饋的信息篩選出適宜家庭教育的方法策略:有適宜收放玩具的容器,按種類、材質(zhì)為玩具設計屬于自己的標記,推送幼兒園收放玩具的音樂,鼓勵家長與幼兒共同收放玩具,在班級群中上傳幼兒收放玩具的視頻。當幼兒出現(xiàn)不配合的情況時,利用獎勵貼畫、愛的擁抱、夸一夸、比賽、延遲對幼兒的滿足、提前約定等方式調(diào)動幼兒的主動性。期間,老師先后兩次設計家庭收放玩具評價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幼兒加入自評中,推動幼兒收放玩具的自主性。幼兒完成評價表后老師再次給予肯定,加固幼兒收放玩具習慣的養(yǎng)成。
光明幼兒園 @董雪老師:
陳鶴琴《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到:幼兒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在兒童的成長發(fā)育中的作用和意義都非常重大,但是二者不能脫節(jié),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半日班增加了幼兒在家與父母長輩共同生活、游戲的時間,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家園合作,同樣能夠有效地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