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志
總有教師提問:和學生走得太近,學生沒大沒小,自己威嚴掃地;對學生嚴厲苛刻,學生跟自己又很隔閡。寬和嚴的分界線究竟在哪里?該給學生們什么樣的寬、什么樣的嚴?
對寬和嚴的把握,考量的不僅僅是教師的教育手段、方法、方式和藝術問題,更是教師的眼界、心胸、氣度,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核。
寬和嚴首先考量的是教育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發(fā)現(xiàn)、喚醒和激發(fā)孩子的美好品質和潛能,使其向善、向上、向著美好健康發(fā)展。
寬嚴的重要尺度要看是否有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長遠有益,雖寬不怕;長遠有害,嚴又何用?想明白教什么樣的人、怎么去教,寬嚴自然在心。
寬和嚴考量的是教師的工作重心。教育不需要功利,百個孩子會有百種美好的發(fā)展前景。淡化成績、指標追求,嚴在努力付出和育人目標的堅定不移,寬在耐心等待、靜待花開;相信長久的陪伴,不懈的努力,終會讓學生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寬和嚴考量的是教師為人處世之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采取苛刻措施之前都會換位思考。嚴,若關系緊張,退一步又何妨?寬,能讓學生自悟,寬又怕什么?能權衡利弊,知道換位思考,懂得容人之道,就能夠準確把握寬嚴分寸。
寬和嚴拷問教師教育的價值追求。如果喜歡的是工業(yè)流水線批量生產(chǎn)的商品,差一絲不同,學生就成為不合格的次品,甚至廢品。于是教師嚴格處理,分毫必爭,學生就成為沒有個性特色的人。如果崇尚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您就會寬容地對待不同學生的個性追求,欣賞每個人的表現(xiàn),這個世界將繁花似錦、精彩紛呈。
教育不是簡單地工業(yè)化生產(chǎn)。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師追求的應該是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yǎng)成能獲得幸福生活能力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嚴是教師相對的手段,寬是教育永恒的主題。
寬和嚴考量的還有教師的生活閱歷和知識積累。什么時候寬,什么時候嚴?寬在什么地方寬,嚴又最好在何處?寬嚴的具體尺度在哪里?……需要每個教師準確把握,仔細拿捏,沒有生活工作閱歷和知識積累,很容易處理不當。
如果說寬和嚴是一對孿生兄弟,那么,嚴是態(tài)度和追求,寬是藝術和手段。寬如春風,是對學生的引導;嚴如利刃,是對教師的修煉。具體說來,是規(guī)章制度的嚴格、行為習慣的嚴謹、生活作風的嚴肅、辦事流程的嚴密……嚴的是教師對制度的敬畏,對育人目標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不放棄。嚴在原則寸步不讓,而不是虛張聲勢的嚴厲,內(nèi)心冷漠的嚴酷。寬,則是處理具體問題時候的思路靈活,策略和手段的隨時調(diào)整,是教師對學生的和顏悅色,是沐浴心靈的春風。教師自身的行為,對學生是最好的教育。
總之,笑著批評,心中有愛,雖嚴,但學生不會遠離;親切幫扶,行有底線,雖寬,學生也不會放縱。寬嚴在心,寬嚴在愛,寬和嚴在美妙的策略平衡上。
(作者系湖南省教師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湖南省國培執(zhí)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