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濱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 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就診的105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該院同一時間進行健康體檢的105名健康人為對照組。兩組均運用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觀察并分析兩組的檢測水平。 結果 觀察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清肽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含量指標的比較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結論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的結果可以反映胰島素分泌功能和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所以,將兩者聯(lián)合應用具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
[關鍵詞] 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糖尿??;臨床意義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7(a)-0050-02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紊亂型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熱量、高脂肪的攝入,生活壓力增大,飲食不規(guī)律,使糖尿病患者的人數(shù)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1]。該病主要的特點就是高血糖,且病情發(fā)展時并發(fā)癥較多,若血糖水平控制不好,會出現(xiàn)嚴重的腎臟損害的疾病,更嚴重則會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2]。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才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減慢患者疾病進程,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因此,對糖尿病患者實施聯(lián)合檢查,就可以盡早的對患者的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臨床上糖尿病診斷手段有很多,如血糖、血清C肽、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臨床效果都很顯著。但口服葡萄糖耐量或檢測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會受到進食或機體應激狀態(tài)影響,檢測結果并不十分準確,很難反應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和血清中的糖發(fā)生結合的產(chǎn)物,是通過不可逆的糖化反應形成的,并且血糖的濃度不會影響糖化血紅蛋白的合成,從而其含量不會發(fā)生變化。對于糖尿病的診斷以及疾病的分型也很重要的指標就是血清C肽,其檢查結果能夠有效的反應出胰島素的分泌與合成功能,也是糖尿病檢查的常用指標。該次研究選用的研究對象為該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5例以及進行健康檢查的健康人,兩組患者均使用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探討其對于糖尿病診斷在臨床中的重要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就診的105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取該院同一時間進行健康體檢的105名健康人為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男性55例,女性50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44.32±1.21)歲。對照組:男性46名,女性59名,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68歲,平均年齡(45.22±1.11)歲。兩組在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觀察并對比檢驗結果。具體檢測方法如下:①所有患者均在檢測前一晚空腹,清晨采取10 mL靜脈血作為樣本,并及時使用抗凝劑進行處理后送至實驗室使用全自動檢測儀實施檢測。②以D10檢測儀對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測,同時使用生化分析儀來檢測患者的血清C和空腹血糖。③檢查完上述項目后,患者進食,待2 h后,對患者再次進行靜脈采血,檢查其餐后2 h血糖值。
1.3 療效判定標準
該次研究中,測量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血清C肽值和糖化血紅蛋白值。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用(x±s)記錄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用[n(%)]記錄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含量
通過對比,觀察組的血清肽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其發(fā)病原因為患者體內(nèi)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功能缺陷,也有很多其他原因?qū)е乱葝uβ細胞出現(xiàn)功能和分泌缺陷。糖尿病本身會使患者的機體發(fā)生慢性的病變,如周圍神經(jīng)病變、腎衰竭、心肌梗死、視網(wǎng)膜病變等,其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在臨床中,常見的治療手段為飲食控制、降糖藥物治療、胰島素注射。然而,所有的治療手段都是在明確診斷病情的基礎上實施的。
該次研究中檢測的兩種血糖指標為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該檢測法操作簡單,易操作,雖然血糖水平能反應出患者的實際血糖水平,但不能反映出患者近段血糖的總體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很容易受到進食等情況的影響,具有診斷時間長的缺點,若臨床診斷單純的依靠空腹血糖值診斷結果不夠準確,降低了診斷的價值。與上述檢測方式相比,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具有相對較較高的參考價值。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的紅細胞與糖類結合產(chǎn)物,且是不可逆的,可以反應出患者一段時間內(nèi)的血糖水平,血糖越高,糖化血紅蛋白的值越高,成正比關系。而且,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不受血糖水平的影響,可以準確的反應血糖水平,是檢測血糖水平的關鍵指標。糖化血紅蛋白還具有較好的重復性,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改變,因其是較小的個性變異體?,F(xiàn)在在臨床的診斷中已經(jīng)廣泛的應用。雖然,糖化血紅蛋白具有很高的檢測準確性,但糖尿病患者若伴有貧血或血清蛋白異常的情況,其檢測結果就會收到影響,這時就需要聯(lián)合血清C肽進行檢查。
胰島素β細胞形成的產(chǎn)物為血清C肽和胰島素,血清C肽又稱連接肽,無生物學活性[5]。當糖尿病患者在檢查期間通過注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那么,患者的體內(nèi)可能會形成胰島素抗體,會期間影響患者體內(nèi)的胰島素水平,若進行胰島素的水平檢查,則檢測的結果就會相當?shù)牟粶蚀_。因血清C肽具有很強的種屬特異性,不會和胰島素產(chǎn)生無交叉免疫反應,所以,就算糖尿病患者在此期間進行胰島素注射,也不會影響血清C肽的整體水平,那么,通過對血清C肽的檢測,就可以準確的反應患者胰島素β的細胞的分泌功能。將血清C肽和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應用,就可以全面的反應糖尿病患者的整體病情,提供強有力的診斷依據(jù)。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觀察組的空腹血糖(9.57±2.18)mmol/L和餐后2 h血糖(12.54±2.46)mmol/L指標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4.21±0.68)mmol/L、(4.69±1.40)mmol/L(P<0.05);觀察組血清肽(11.96±2.34)ug/L和糖化血紅蛋白(0.88±0.08)%水平含量指標的比較差異優(yōu)于對照組(5.03±0.47)ug/L、(1.39±0.69)%(P<0.05)。說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效果顯著,可以準確的評估和反應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情況,更加詳細的了解了患者的病情發(fā)展,為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利的依據(jù),由上述可知,將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檢驗,其結果是具有很高的診斷的依據(jù)價值,可以減少誤診率和漏診率,也可以盡早的對患者的胰島素功能是否存在障礙和患者血糖的水平有很全面的了解,可以做出明確的判斷,為患者的治療以及病情的判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從而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準則,為顯著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彩云,鄭瑞春.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yī)學,2014(6):666-668.
[2] 于金華.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117-118.
[3] 李萍.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大家健康,2017,11(5中旬版):45-46.
[4] 姜業(yè)輝.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123-124.
[5] 范琳,程紹云.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神州,2017(25):226,228.
[6] 高峰.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6):9027.
(收稿日期: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