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平 盛立娟
摘 要: 我們以兒童喜愛動手的心理特點,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了形式多種多樣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和社團活動,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和效果。通過課堂教學、社團活動、校園文化、比賽展覽等不同渠道的美術學習,極大豐富了美術課堂教育教學活動,并且拓寬了學生對美術的視野和素養(yǎng),讓孩子們享受到了新穎獨特的藝術熏陶,使孩子們擁有了善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心靈,更加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關鍵詞: 小學美術 繪畫 手工
以往很多人把“繪畫”與“美術”混為一談,特別是一些家長等感覺孩子學美術就是在學繪畫,其實這個觀點是片面的。針對這一話題眾多美術教學研究者一直在不斷探索各類方式方法,糾正及改變這個觀點。美術,簡單概述就是“美”和“術”有機結合。美是感受,術是技藝。顧名思義,美術是能讓人感受美、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一門技藝,教師除了對學生繪畫技藝進行教育練習外,還包括在生活應用、平面設計、手工制作中的使用,教師對一幅美術作品好壞的評價方向及向學生進行一定的審美能力、德育能力的熏陶等,拓展范圍很廣。可是“繪畫”在小學指對學生繪畫時技巧技能教學和培養(yǎng),并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獨立完成繪畫作品,純屬美術教學的其一部分。
《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改革是改變課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門類更多缺乏整合的現狀,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通過學習美術,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及美術實踐能力,用美術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眰鹘y(tǒng)美術教學模式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美術課不再是一堂簡簡單單的繪畫技能技巧和理論知識的傳授課,教師必須全方位地結合不同美術門類培養(yǎng)出靈活掌握并運用繪畫與手工整合的人才,通過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展現美術的無窮感染力,熏陶學生,潛移默化地渲染學生的心靈。
“繪畫與手工相結合”更接近“美術”這一范疇,是“工藝美術”的初級階段,目的是《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通過整合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及美術實踐能力,用美術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手工在美術這個概念里,并不算一個熱門。其實,手工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手工需要靈巧的雙手,能慢慢地鍛煉出靈巧的雙手。這樣在繪畫中才能力度適當、收放自如??梢愿鶕W生的認知特點、規(guī)律及興趣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如折紙、制作賀卡、剪紙、泥塑等。每當學生繪畫后并動手制作的作品被完整展現出來時,很有成就感。
美術課堂教學是小學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將繪畫和手工整合是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校內的美術社團教育活動在教學中是繪畫和手工的結合,更適合提高孩子的繪畫動手能力。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對藝術素質的測評辦法印發(fā)了相關文件,家長們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和青睞,學校各部門全面狠抓美術課堂教學和美術社團活動的開展,如不重視美術教育,傷害的可能是一代代人的心靈世界,失去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些教育家發(fā)現7歲—14歲是提升素質和各種能力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階段美術教學不同門類的整合可以培養(yǎng)出更高層次的美的境界和創(chuàng)造性人才。通過不同美術教學活動,我們總結出繪畫手工結合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腦洞大開的拓印畫
用漂亮的顏色隨意敲敲印印是每個兒童的天性,拓印正是將繪畫涂鴉和手工相結合,簡單而有趣,獲得了小學階段不同年齡的孩子的喜愛。拓印畫必不可少的水粉色能讓我們對水粉顏色的稀薄干濕有一個認識,幫助我們繪畫時知道如何調配顏色。教學中拓印畫通常利用蔬菜、水果、樹葉等自然肌理進行水粉拓印,不僅能認識神奇的蔬菜、水果和樹葉,豐富自然科普知識,而且美術作品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學習《拓印樹葉真有趣》一課時,課前讓孩子們在校外搜集不同樹葉,課堂涂上略稠的水粉顏色,然后趁濕拓印在紙上,一片片帶著自然樹葉肌理紋樣的葉子就組合成了一棵棵大樹,當然不需要顏色也可拓印出樹葉,新鮮樹葉本身的汁液顏色,通過重物均勻敲打,美麗的樹葉拓印就成功了,效果超級棒。同時,各類水果、蔬菜中切面圖案的利用:白菜幫的玫瑰花、玉米棒的點組合等,拓印出來的畫面神奇有趣,最后讓孩子們在拓印圖案的基礎上進行添畫,畫上自己喜愛的圖形,最后孩子們都制作出許多創(chuàng)意無限、造型各異的拓印作品。本課將拓印和添畫的技能綜合起來運用,也就是手工制作和繪畫整合的創(chuàng)作,孩子們提供傳統(tǒng)美術繪畫工具材料和常見的生活物品,沒有奇特的方法,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如一些飄落的樹葉、一些食物和水果、一些廢舊的塑料瓶等,通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善于發(fā)現和創(chuàng)意,手工與繪畫之間完美整合、平衡,帶來一節(jié)生動難忘的課堂。同時讓孩子們發(fā)現美、體驗美并親手創(chuàng)造美,深深體會到作品來源于生活和創(chuàng)意,為孩子們積極參與美術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妙趣橫生的撕紙畫
撕紙畫是繪畫、設計、手工合為一體的美術活動,既要求繪畫又要求動手制作,具有很強的繪畫和手工的綜合性。許多孩子從嬰幼兒起就喜歡隨意撕紙片,但大多數家長是極其不理解并強烈制止的。殊不知,這也是孩子們的一種美術創(chuàng)作。其實撕紙畫是一種安全、簡單、自由的表現形式,操作時不需要小刀、剪刀,是在輕松愉快沒有任何約束的美術活動中,通過觸覺、視覺、感知和動手,融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它的材料簡單而平凡,利用不同紋理的彩紙、報紙、舊掛歷等,鼓勵孩子們在“玩”和“破壞”的過程中自由思考、自由創(chuàng)作,獲得成功的喜悅,并潛移默化地掌握技能。如《讓大家認識我》一課中,先讓他們把一張張彩色紙撕成各種喜歡的造型貼在底版上,然后自己用記號筆或彩筆添加花紋,介紹自己一張張精美“明信片”的設計想法,整個作品就成功了。讓人不由浮想聯(lián)翩,自由地創(chuàng)造出充滿童趣和童真的美麗畫面。撕紙畫教學中學生通過手撕、粘貼、添畫多種能力高度整合,是手工制作與繪畫整合的創(chuàng)作實踐,并在整合中不知不覺學會組合和重生,啟發(fā)孩子的無窮創(chuàng)意,發(fā)揮每個孩子的個性。
三、神奇的粘貼畫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粘貼畫可以隨意使用生活中各種材料,利用質感、肌理、色彩,通過組合、擺貼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出一幅幅充滿變化和趣味的作品。它表現的內容范圍很廣,能發(fā)揮兒童的自由想象力,活躍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并且在提高造型能力的基礎上,還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把繪畫和手工整合。比如,學習《植物籽粒拼圖》一課時,讓孩子們先在紙上畫好想要制作的圖案,圍繞線條涂上一些白乳膠,利用各種顏色的豆子整齊擺放好了,把它們牢固地粘在畫好的輪廓上,最后用彩筆或記號筆添畫細節(jié)和背景,這樣可以制作出一幅幅美麗的平面和立體粘貼畫。除了豆子外,大自然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神奇美妙的材料,如樹葉、棉花、彩紙、蛋殼等,所有這些材料不同的是有各自的質感和肌理,通過兒童創(chuàng)意,可以制作出一幅幅生動有趣又富有創(chuàng)意的粘貼畫。本課實踐進一步闡述手工與繪畫結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美術活動,還可以促進孩子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拓展范圍更廣。最終,學生通過“繪畫與手工制作結合”的活動,從繪畫與手工及游戲中激發(fā)興趣,既有形象思維的訓練,又有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推理和創(chuàng)造力,“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從而提高繪畫動手能力,陶冶審美情操,提高藝術修養(yǎng)。
四、精美的剪刻畫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美術教學被注入新鮮的血液,課堂形式一改過去的教師講解范畫、學生臨摹的呆板形式,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課堂生活。美術教師都是按照教材來教,缺乏整合理念,局限學生各方面能力發(fā)展。而且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對手工制作并不十分感興趣,這一原因主要是教學活動中準備材料過于單一而不多樣,手工制作作品過于呆板,只按課本上作品臨摹,沒有創(chuàng)意和拓展,并且繪畫各種技能和手工設計沒有任何整合,分得清清楚楚,課程之間缺乏整合性和選擇性,比較單一。剪紙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至今國內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門窗粘貼剪紙的習俗,增加節(jié)日氣氛,同時深受國內外朋友喜愛。剪紙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項手工制作,不僅提高觀察力、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還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融入了許多剪紙藝術元素,比如《多姿多彩的靠墊》,在剪紙中了解和掌握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在過程中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生理特點,培養(yǎng)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和專注力,促進思維發(fā)展。
不管是腦洞大開的拓印畫、妙趣橫生的撕紙畫,還是神奇的粘貼畫、精美剪刻畫等課程,都在長期美術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中得到較好的應用和實踐,美術繪畫和動手制作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這一理念。它們的整合能讓多種材料更好地合理使用,讓美術作品更加完美,孩子們的繪畫熱情、動手能力、想象力和觀察力得到提高。它使孩子們的小手更靈巧了,創(chuàng)造能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拓寬學生對美術的視野和素養(yǎng),而且讓孩子們享受到新穎獨特的藝術熏陶,使孩子們擁有善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心靈,更加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以兒童油畫為載體》課題小結-百度文庫[EB/OL].互聯(lián)網文檔資源http://wenku.baidu.c.2012-12-24.
[2]于海丹.論創(chuàng)設幼兒戲劇表演與指導課程的重大意義[J].中國校外教育,2011(20).
[3]陳泠西.整合學科資源提高教學效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3).
[4]潘尊義.談“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時機的把握[J].內蒙古教育,2011(12).
[5]葛玲霞.解構綜合課程實施中教師的困惑[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5).
[6]彭藝.當前少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J].藝苑,2011(4).
[7]王冰.國內外關于兒童繪畫能力發(fā)展理論的研究綜述(續(xù))[J].學前教育研究,1997(2).
[8]羅富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堂教學智慧——兼談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價值取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