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中,需更為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為此,重點歸納了相關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與來源。就班主任家訪工作的重點加以描述和分析,提出了針對鄉(xiā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疏導的家訪工作開展路徑,以期完善鄉(xiāng)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
關鍵詞: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一、鄉(xiāng)村小學教育中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1.家庭關愛缺失
留守兒童缺失的是精神需求,成長過程中父母雙親的關愛缺失,是留守兒童產生諸多問題的根源。高效率的城鎮(zhèn)化促使更多鄉(xiāng)村成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與父母雙親的空間距離、時間距離、心理距離逐步顯現(xiàn)。在心理關愛缺位的情況下,留守兒童極易出現(xiàn)憂慮恐慌的心理特征,間接影響學習成績,甚至導致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出現(xiàn)。
2.焦慮情緒積淀
學習動機的鞏固需要保持長期學習鼓勵的心理支撐,留守兒童普遍學習動機不足的主要因素在于焦慮情緒積淀。由于長期與親生父母分離,留守兒童大多由老人帶。在教育理念和形式上,長輩對兒童的關心并無法形成完整的心理支撐。久而久之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征隨著時間變化,產生了負面情緒。不斷激化的焦慮情緒如果無法積極疏導,則會對學生產生更為危險的消極影響。
二、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的重要意義
焦慮、孤僻、憂郁、自卑等諸多心理特征,直接描述了留守兒童的教育現(xiàn)狀。留守兒童不僅是鄉(xiāng)村教育遇到的時代痛點,同時也激發(fā)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與憂心。雖然班主任在常規(guī)教學任務中與學生的接觸較多,但畢竟無法體驗、感知、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家庭狀況。留守兒童的校園教育,顯然并不足以支撐其心理疏導的關鍵教育任務。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針對留守兒童的家訪工作,其重點在于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本質因素。繼而在后續(xù)教育中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措施,疏導學生心理困惑與誤區(qū),令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留守兒童能夠健康成長、成才。
三、針對鄉(xiā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疏導的家訪工作開展路徑
1.空間效應調整,推進任務規(guī)劃
鄉(xiāng)村小學的教育任務繁重,我們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在開展家訪工作時,需要考量的并非絕對意義的空間地理位置。雖然從近到遠的隨訪工作規(guī)劃,能夠加強空間利用效率。但總體而言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度,并不能夠直接從空間規(guī)劃中獲取。因而,在家訪工作的空間安排上,需要根據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家中長輩的時間需求來進行。盡量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與家中監(jiān)護人取得聯(lián)系,在雙方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合理規(guī)劃家訪工作的整體布局。
2.時間特征總結,反饋疏導效果
剔除家訪工作的空間需求之后,需進一步總結家訪工作的時間頻次特征。假設學生在當前學習生活中表現(xiàn)得不理想,即便此前不久剛剛進行過家訪,也需要及時進行家訪,保持與學生家庭成員及時交流與溝通。進而借助監(jiān)護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并向學生家長反映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況,與學生家長共同討論教育方案,疏導學生心理壓力的同時,獲取其家庭成員的認同與支持。
3.心理暗示歸納,加強交流層次
在家訪工作中,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與留守兒童家長進行交流時,最為關鍵的是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了解學生家長或親朋是否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成長關愛。因此,家訪工作的重點在于依據學生心理特征調查其家庭背景。在歸納學生心理特征及家庭背景之后,暗示學生家長可為學生提供的心理關懷,可向家長舉例說明心理關懷對學生成長的教育意義。通過主次分明的交流層次,可傳遞出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理念及方法,獲取學生家庭成員的鼓勵與支持,奠定家訪工作的基礎條件。
4.情緒度量管理,約束消極思想
在諸多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中,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最為關鍵的心理障礙在于情緒把控能力。如學生情緒把控能力較強,則可獨立免得學習壓力。在家訪工作中,需調查學生心理情緒的干擾因素是來自物質條件,還是由于家庭關愛缺失。具體問題體分析,開展契合度更高的針對性疏導教育。在學生情緒度量管理中,可隨家訪深入調查而定,不可初次家訪便以表層現(xiàn)象模糊描述學生的心理問題,否則也容易造成疏導方向的偏差。因而,家訪工作的核心是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來源,以便為消解學生負面心理誤區(qū)提供基礎資料,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在長期缺乏家庭關愛的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自卑、焦慮、孤僻、憂郁等心理問題。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家訪任務,當以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來源為主,與學生家長建立通暢交流,保持溝通,為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鋪墊教育規(guī)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成才。
參考文獻:
[1]劉學.農村小學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3):156-157.
[2]周國勇.為農村留守兒童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淺談農村小學教師如何關愛留守兒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2):96.
作者簡介:張波(1964.12—),男,漢族,安徽淮南人,學歷:專科,職稱:二級,就職于安徽省鳳臺縣丁集鎮(zhèn)張集小學。
編輯 馬曉榮